广东省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感知性评价的比较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lvisiv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问卷调查)与定性分析(深入访谈)相结合,对广东省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感知性评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医患双方对机制的认知情况,比较分析医患双方对机制评价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医患评价的相关因素,探索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运行至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机制运行的建议。方法:查阅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相关的文献、图书和政策文件等,准确理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基本理论,对多位学者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参考成熟的感知性评价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法,结合现实调研需要设计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量表,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量表进行多次修订,形成最终调查问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广东省内医院共40家,随机对院内的医患双方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选取医患各10人进行访谈,向医患双方分别派发问卷500份,回收医方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5%,患方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7. 8%,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感知性调查和评价性调查三部分;运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t检验、均值检验、α信度系数法等处理,并比较分析医患双方对机制的感知性评价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性质、等级和类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感知性评价无差异(P>0.05);年龄和工作年限因素显著影响医方对机制的感知性评价(P<0.05),得分最高年龄段为30岁~44岁,得分最高工作年限为10—20年;(2)年龄、职业和月收入因素影响患方对机制的感知性评价(P<0.05),年龄60岁及以上、职业为农民(含农民工)、月收入4000~5999元者评价得分最高;(3)在个人层面上,医方调解经历与机制感知性评价无关(P>0.05),科室和医院层面上,医方调解经历与机制感知性评价相关(P<0.05),科室参与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评价得分为3. 56±0. 42,没有参与过调解评价得分为3. 69±0. 59,医院参与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评价得分为3. 61±0. 47,没有参与过调解评价得分为3. 75±0. 65; (4)在优缺点调查部分,医方选择机制优点前三位为:调解机制公正、中立和透明、调解员专业能力较强、调解程序灵活,调解效率高,患方选择前三位为:调解机制公正、中立和透明、调解免费、调解员专业能力较强;医方选择机制缺点前三位为:宣传力度不足,公众知晓度较低、调解结果的履行缺乏保障性、调解员专业能力不足;患方选择机制缺点前三位为:宣传力度不足,公众知晓度较低、调解结果的履行缺乏保障性、调解机构不够中立、公正,调解员偏向医方。结论:医调委、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度,增强公众对该机制的认同感,扩大机制的社会影响力;医调委应与司法部门沟通协商,完善司法确认程序,增强调解协议执行力,增强调解结果的保障性,提高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管理者应调整人员管理制度,规范调解员选任机制,制定统一的调解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并注重对调解员的培养;完善调解监督机制,增强调解透明度,提高调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调解补助机制,减少二次或多次调解的成本浪费,增强调解队伍稳定性。重新审视、定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工作性质与功能,探索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调解方法,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机制体系。
其他文献
现今一些生鲜连锁超市,如地利生鲜、盒马鲜生、7Fresh正逐步替代传统理念上的农贸市场。许多电商平台也开始投资销售果蔬产品,如1号店、天猫超市等网上超市。这些连锁超市或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近些年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而当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过度重视了设计的现代感,而忽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5例老年抑郁症病人行MECT,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人
当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之间,以及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医
目的研究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35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接受DNA、HPV检测,了解此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