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芩,作为传统中药,不但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药复方制剂,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在许多方面都显示较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对于黄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其地上部分活性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相关文献报道,黄芩中也含有微量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显示强的活性,为其另一种有效成分。为了全面研究黄芩中的活性成分,更准确地评价药材质量,本工作主要针对黄芩中两类活性成分建立了三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综合指纹谱库;此外,采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差异甄别,对黄芩的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以HPLC-DAD联用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验证等,使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具备特征性、稳定性、系统性及可靠性。(2)结合色谱保留及紫外光谱数据特征,对最优条件下所得的黄芩根、茎、叶的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3)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和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茎、叶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分析。(4)对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指纹分析,将所得指纹图谱分别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进行谱峰匹配分析,最终成功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根、茎、叶的综合指纹谱库。2.以HPLC/ES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茎、叶中微量酚酸类成分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的考察等,使建立的HPLC/ESI-MS分析方法具备灵敏度高,重复性、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的特性。(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离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及色谱保留实现全定性,最终从黄芩根、茎、叶中定性出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3)对黄芩根、茎、叶中三种活性较高的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成功应用于河北承德道地药材的分析。3.以新型DCB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定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考察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不同的质谱监测模式、不同的离子源解吸温度等重要因素对质谱响应信号的影响,从而确定高通量、高灵敏度的DCBI-MS分析的最佳条件。(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析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和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实现全定性分析;最终鉴定出12种黄酮苷元。(3)将新型DCBI-MS与通用的HPLC-UV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成功应用于11个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分析。4.基于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甄别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成分差异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选取相似度匹配较高批次(>0.85)建立三类样品的共有模式,进行指纹图谱比较。(2)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进行黄芩产地鉴别。(3)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黄芩综合指纹鉴别系统,甄别药材真伪、产地差别及其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