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及不同产地药材差异甄别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芩,作为传统中药,不但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药复方制剂,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在许多方面都显示较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对于黄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芩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其地上部分活性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相关文献报道,黄芩中也含有微量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显示强的活性,为其另一种有效成分。为了全面研究黄芩中的活性成分,更准确地评价药材质量,本工作主要针对黄芩中两类活性成分建立了三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综合指纹谱库;此外,采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差异甄别,对黄芩的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以HPLC-DAD联用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验证等,使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分析方法具备特征性、稳定性、系统性及可靠性。(2)结合色谱保留及紫外光谱数据特征,对最优条件下所得的黄芩根、茎、叶的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3)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和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茎、叶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分析。(4)对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指纹分析,将所得指纹图谱分别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进行谱峰匹配分析,最终成功建立了不同产地黄芩根、茎、叶的综合指纹谱库。2.以HPLC/ES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茎、叶中微量酚酸类成分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黄芩根、茎、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学的考察等,使建立的HPLC/ESI-MS分析方法具备灵敏度高,重复性、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的特性。(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离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及色谱保留实现全定性,最终从黄芩根、茎、叶中定性出6种有机酸类化合物。(3)对黄芩根、茎、叶中三种活性较高的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成功应用于河北承德道地药材的分析。3.以新型DCBI-MS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黄芩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定分析方法。内容包括:(1)考察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不同的质谱监测模式、不同的离子源解吸温度等重要因素对质谱响应信号的影响,从而确定高通量、高灵敏度的DCBI-MS分析的最佳条件。(2)采用离子阱质谱仪对分析出的目标物进行二级质谱裂解,根据母离子和二级质谱裂解特征实现全定性分析;最终鉴定出12种黄酮苷元。(3)将新型DCBI-MS与通用的HPLC-UV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成功应用于11个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分析。4.基于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甄别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成分差异的研究。内容包括:(1)对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选取相似度匹配较高批次(>0.85)建立三类样品的共有模式,进行指纹图谱比较。(2)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30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进行黄芩产地鉴别。(3)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16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根.、茎、叶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黄芩综合指纹鉴别系统,甄别药材真伪、产地差别及其质量评价。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将偏离"现实主义"的作品视为"荒诞"。本文试图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荒诞"的谱系,以此纠正这种误读。它作为一种情感结构,可以作为一
<正> 作者报道1例罕见的发作性横贯性脊髓炎(attacktransverse myelitis,ATM),患者7年内在同一平面发作4次,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胶原性疾病所伴发。患者女,43岁,于1978年6月两肩
<正>为什么目前教师们普遍觉得不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没有幸福的教师,就不会有幸福的学生;更加在于,只要是人,要么真正幸福,要么一点儿
目前,有关与人体神经系统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植入类医疗器械越来越多。这些植入类医疗器械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结构和/或功能的不利反应,导致广泛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则被称为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商务领域始终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通过商务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创新,推动大流通、大市场、大经贸、大商务的整合发展,推动开放型经
<正> 党的十六大把教育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特别是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的建设和发展,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我们国家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完成、全国各大学扩大
本研究以长江口南支水域刀鲚仔稚鱼为研究对象,探究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南支水域表层和中层的分布情况及潮汐作用下刀鲚仔稚鱼漂流机制。根据潮汐在长江口南支水域进行分层调查采样,探讨了潮汐对长江口南支刀鲚仔稚鱼垂直分布及昼夜变化的影响,旨在为其长江口刀鲚早期渔业资源的保护提供一些重要的科学依据。在长江口南支的一个断面设立2个平行站点(St.1:N31°35.500′,E121°20.004′;St.2:N3
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龙登福赛(噻呋&#183;苯醚甲27.8%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 试验条件2.1 试验作物:水稻作物品种:垦鉴稻6号2.2 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