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极化码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极化码由毕尔肯大学的Arikan教授首次提出,由于具有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同时在理论上已经被证明,当码长趋于无穷时,极化码能够达到香农限,具有改变现代编码方案的潜力,因此一提出便倍受瞩目。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和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是极化码的两类主流译码算法,但这两类算法受限于译码时延和解码性能,从而与下一代通信系统对高速低时延的要求相悖,这就需要探索新的译码思路。近几年,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尤其是在图片分类、语音识别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建树,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般的信道译码问题,可以被视为一种分类问题,所以能够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到信道的编译码问题中。运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决极化码的译码问题,探索其译码特点以及潜在的性能增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极化码的译码研究中,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分别设计了基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极化码译码器,给出了模型框架和参数设置。第二,针对于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别将Softsign函数、Hard_sigmoid函数和Swish函数应用到三种神经网络的译码研究中,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Re LU函数做出对比,探索出了Swish函数拥有比ReLU函数更优良的性能,同时对Swish函数的参数取值做了讨论。第三,分别基于MLP、CNN和RNN给出三类译码器的译码性能和特点,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探索。进一步比较了MLP在不同激活函数、不同参数规模、不同码字结构以及不同信道下的译码性能,对CNN的译码框架做出了改进,并比较了五种RNN的译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对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译码性能做出了探索。第四,基于译码的误比特率性能和译码时延,将神经网络译码器(Neural Network Decoder,NND)与传统的BP、SC译码器做出了比较,表明神经网络译码器具有可观的解码性能和更低的译码时延,可以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中有竞争力的译码工具。
其他文献
问题情境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思维和认知上的冲突,引发学生进行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兴趣的一种教学情境。将问题情境运用于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发挥问题情境的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结;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升《生活与哲学》课的教学实效。结合问题情境与高中《生活与哲学》的特点,可将问题情境分为对
学位
研究目的:课题组前期筛选并创建了结直肠癌转录组数据库,数据提示LARP1是潜在的结直肠癌相关基因。本研究旨在研究LAR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Real
学位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从海量非结构化的网页中获取所需信息。然而,当前主流的搜索引擎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只能返回多个篇章级的结果,并且这些返回结果存在很多干扰信息,因此用户需要对返回的结果进行判断筛选才能真正得到所需信息。这个过程不仅增加了用户检索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用户搜索时间。因此论文研究实现了多段落阅读理解系统,可以给用户返回更加精准的答案。多段落阅读理解算法指给定问题和多个段落机
杜兴肌肉萎缩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由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突变导致肌肉细胞不能正常表达Dystrophin蛋白,进而引起的全身性肌肉萎缩疾病,全球大约每3500
学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创建高效、优质的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纵观对高效课堂的各种定义,可以发现:高效课堂就是能够高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且能收效显著的课堂。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此外,高效课堂实现了由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到高效课堂学生为主导的突破性转变,它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效课堂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也就是将高效课堂这一崭新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