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操作风险给国内国外的商业银行都造成过巨大损失,甚至有些银行承担不了这样的巨大损失而倒闭。这样一来操作风险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视的一项管理。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漫长的银行业历史中也没有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操作风险,尤其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无论是风险管理理论还是管理实践手段上,国内商业银行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操作风险在国内商业银行引发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国有大银行也先后发生多起重大恶意欺诈、贪污腐败案件,涉及金额上亿,给客户、银行、甚至国家财产都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可以看到操作风险已经威胁到了我国银行的稳健发展。柜面业务是商业银行日常运营的基础平台,也是商业银行最基础、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复杂的日常运营工作,操作风险的发生最为集中、波及范围最广、较难控制、危害程度较大的工作区域。在商业银行过去发生的案件中,多数发生在会计领域,涉及柜面业务。实践证明,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失效已经给商业银行的管理、利益、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控制柜面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其柜面营运管理的核心。文章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背景入手,通过商业银行的相关案例和数据说明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包括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而后以建设银行为例,说明现行的柜面操作风险的概念、特点、分类和表现形式;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建设银行现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归纳和总结出产生柜面操作风险的深层原因:一是风险意识薄弱,二是柜员的道德风险,三是奖惩制度不合理,四是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五是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六是系统因素,七是外部欺诈。并在文章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绩效考核,加强制度执行力,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