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特种车辆滚翻安全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a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用轮式战术车辆作为快速机动平台及多用途战斗车辆改装平台,在日益复杂的军事斗争和国际维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战场安全性一直是广为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我军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车辆的防爆防弹方面,未开展军用特种车辆滚翻安全性研究,缺乏滚翻安全性试验方法、损伤评价方法等,因此进行军用特种车辆滚翻安全性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轮式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从车辆滚翻环境出发,以提升车内乘员安全性为目标,采用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和数据结果分析等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仿真模型,对某型特种车辆滚翻安全性进行动态仿真,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为军用特种车辆滚翻安全性试验、论证、损伤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车辆滚翻法规标准及试验方法的研究,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车辆滚翻的乘员损伤评价指标。在某型特种车辆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通过车辆坡度滚翻试验仿真方法对整车进行动态仿真,获得车辆滚翻运动轨迹、车体损伤状态以及车辆质心加速度等车辆响应数据,与整车坡度滚翻试验采集的相应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整车有限元模型验证。在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Hybrid III 50分位男性假人,建立不同座椅的乘员约束系统进行整车坡度滚翻仿真,研究副驾驶位和后排乘员位两处近地侧乘员在坡度滚翻过程的损伤情况,得出两处位置的乘员在不同座椅的防护作用下表现出相似的伤害值,且头部均发生了与车体的碰撞;通过进行整车平台滚翻仿真计算,分析对比后排乘员位乘员在不同滚翻工况下的损伤响应,结果表明以48km/h初始速度进行的平台滚翻工况乘员的损伤比以15km/h初始速度进行的坡度滚翻工况乘员损伤更为严重。为进一步提升乘员的安全性,研究了乘员约束系统座椅安装方式对滚翻过程乘员安全性的影响,确定了乘员座椅的最佳安装方式;为了保证滚翻过程乘员头部足够的生存空间,研究了座椅安装高度对乘员头部损伤及生存空间的影响,得到了保证头部安全的最小生存空间。
其他文献
生物组织的深度成像可以直观无损观察器官或组织体的形态和结构,对医学诊断治疗和生物特征识别具有重要作用,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近红外光组织穿透能力强,组织散射弱,在生物组织深度成像中具有较大优势,但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差限制了近红外光学成像的实际应用,提高近红外光学深度成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引入偏振成像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主动式近红外偏振成像方法。基于生物组织近红外偏振成像的理
无刷直流电机因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输出转矩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传动领域,是电动车驱动电机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结构特性使其在运行时有明显的转矩脉动,在应用于电动车驱动领域时,其所带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给人带来不好的体验。因此本课题研究电动车用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技术,从而实现低转矩脉动下运行的控制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电动车用无刷直流电机的各种类型的
以我国西北某地高放废物实验室场址裂隙花岗岩岩体渗透性为研究目标,基于Matlab编译三维离散裂隙模型生成程序以及多尺度管网模型。通过在现场的实测岩体露头数据,经参数统计分析,结合节理面部分组合形态,编写程序进行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建模及参数修正的生成。采用等效管网模型计算各均质区的模型渗流特征,并得到相应的渗透张量以及渗透主值、主方向。以各方向等效渗透系数为对象,以渗透张量主方向为径向拟合渗透张量
我国混凝土结构建筑保有量巨大,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病害之一随之,对建筑结构进行长期有效的健康监测十分重要,但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大量的建筑结构检测任务。本文通过Python语言编程,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利用二维码标识测量建筑结构表面裂缝参数的算法,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本文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裂缝骨架提取算法应用到建筑结构裂缝图像处理中,针对三角剖分过程中出现的干扰三角形
当前,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存在着硬件成本高、算法过于复杂,特征匹配不准而难以有效感知障碍物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机器人避障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避障算法,避免了手动提取障碍物特征算法中提取特征的繁琐,同时提高了图像处理的精度以及速度,这也使得移动机器人系统具有端到端的输出能力,使避障更加智能化,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基于此,为使机器人能够高效智能的进行避障决策,可靠灵活的避让障碍物。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
无人驾驶车辆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无人车来说,环境感知是车辆可靠运行的关键。不同于无人机,无人车面临的地形环境更为复杂、障碍物类型不固定、不确定因素更多。在野外环境中,意外驶入水坑、泥潭等地形可能导致无人车直接抛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准确检测道路中的水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道路场景下水体检测问题的特点,依靠水体的物理特性和深度学习的强大学习能力,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提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去除水体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在各种半导体催化剂中,MoS2由于其突出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等领域,但是仍有一些缺点影响其光催化效率。为了提高光催化效率,本文以助催化剂MoS2为主体材料,通过与其他光催化材料复合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实现MoS2系列材料对有机染料的高效去除。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
学位
为实现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实施智能电网战略,需要采用巡检机器人来对变电站环境进行自动化的全面巡检,从而提高巡检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本课题对国内外现有的巡检机器人产品及其关键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天候和多地形适应、同时具备自主运动功能、信息采集功能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机械结构设计、越障稳定性分析、硬件选型、控制软件设计。并生产出了样机,完成了实验调试
近年来,随着硬件三维扫描设备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3D点云数据在模型重建、场景分析、无人驾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二维数据,点云作为三维数据可以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场景信息,对于复杂场景能表现丰富的空间信息,突破了二维图像在遮挡方面的局限;并且弥补了二维图像遇到的光照、姿态等问题。尽管与二维数据相比,点云存在较多的优势,但是其稀疏性、无序性、无结构性等特点使得点云分割充满挑战。当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