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模糊性骚扰情境的认知:性别和吸引力的影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骚扰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具危害性的现象,虽然国外对性骚扰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对性骚扰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结论。国内对性骚扰的定义大都从法律视角出发,忽略了对性骚扰定义的一些影响因素。Fitzgerald、Swan和Magley(1997)认为应该区分性骚扰的法定定义和心理学定义。法定定义比较狭窄,取决于受害者外部的一些标准,而心理学定义则更关注当事人的评估,把性骚扰认为是一个个人知觉的问题。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定义下的性骚扰出发,注重影响个人对行为评估的各种因素,即对形成性骚扰认知的几个影响因素:被试性别、潜在的骚扰者和受害者的吸引力水平如何影响对性骚扰的认知进行了探讨。研究采取2×2×2多因素实验设计,使用翻译修订后的附带骚扰者和受害者免冠二寸黑白照片的代表不确定性的性骚扰情境(scenario)剧本,对武汉市五所高校484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及描述统计等,研究结果如下:1.14.4%被试报告自己曾经有过被骚扰的经历,报告自己曾经有过被骚扰经历的被试比没有性骚扰经历的被试对性骚扰的认知程度高。2.性别主效应显著,女性比男性对性骚扰的认知程度高,即女性更倾向于将事件定义为性骚扰。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加以讨论和分析,并对吸引力水平效应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着重讨论,推测可能与照片呈现,照片与剧本的结合程度,文字指导语,故事情境有关。同时提出了性骚扰研究的一些课题,其他认知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本研究的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F-Scan足底测量系统和动静平衡能力测试项目,以哈尔滨市广场健身操中老年人练习者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足底压力测量软件获得实验前后中老年人正常行走时8s内的足底动力学
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运动素质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以往的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虽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但缺乏实践上的检验,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
在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高等教育应着力于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知识、技术服务于社会。在经济发展区域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联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