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美化、绿化和生态化需求越来越高,生态景观林带即为这种潮流下的产物,它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景观资源。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是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关键,同一区域由于植物组合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为了对今后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在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于2015年4月、7月、10月在惠州惠阳区及梅州梅县区进行生态景观林带调查,选取的10个林带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季度观赏性、生态效应和层次性内容进行调查,同时拍摄收集10个林带不同季度的现状图,并依据立地条件及配置模式进行效果图模拟;另外,对林带内21个树种的生长指标、形态指标和树木抗性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美景度评价法(SBE)对生态景观林带进行树种选择和林带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4月份到10月份的树高平均增长0.83 m~1.2 m,胸径增长1.92 cm~2.12 cm;鸡冠刺桐、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大叶紫薇、黄槐、海南蒲桃、枫香和夹竹桃的叶片滞尘能力较强,平均都在1.4 mg·cm-2~2.5 mg·cm-2之间,能够有效净化大气粉尘污染;勒杜鹃、山杜英、黄花风铃木、黄槐、凤凰木、鸡冠刺桐、深山含笑、红花羊蹄甲叶片硫含量为2110 mg·kg-1~3855 mg·kg-1,对SO2污染吸收能力较强;大叶紫薇、夹竹桃、鸡冠刺桐、美丽异木棉、黄槐、藜蒴和樱花这7个树种对重金属污染的吸附能力较佳,例如大叶紫薇叶片中Zn平均含量为59.26 mg·kg-1,Cu平均含量为11.71mg·kg-1,分别是海南蒲桃的26倍和7倍。(2)对21个树种建立树种选择层次分析模型,权重系数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红花羊蹄甲(0.0739)、鸡冠刺桐(0.0735)、枫香(0.0692)、藜蒴(0.0656)和山杜英(0.0585)。惠州市惠阳区内的19个树种中,红花羊蹄甲、枫香、藜蒴、山杜英、樱花、美丽异木棉、勒杜鹃,其权重值均在0.05以上,排名最末位的格木,权重系数仅有0.027。梅州市梅县区的6个树种中,排名前两位的红花羊蹄甲和鸡冠刺桐权重系数均在0.07以上,其次是权重系数相当的山杜英(0.0585)和美丽异木棉(0.0559)。(3)对10个林带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终林带权重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M2>H4>H1>M4>H2>H3>M3>H5>M1>H6。根据不同地区的林带进行划分排名,惠州市惠阳区内的6个林带中,林带H4、H1和H2综合评价结果排位前3,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1235、0.1227和0.1174,而林带H5和H6的排名最末,权重值相对较低,仅为0.079和0.0441。梅州市梅县区的4个林带中,林带M2和M4的综合指标评价较好,权重系数分别为0.1314和0.1226,而林带M3、M4的权重系数均低于0.1。(4)通过对10个林带进行SBE评价,现状图SBE值排名由大到小依次为M2>M4>H2>H3>M3>H4>H5>H1>M1>H6,效果图SBE值排名为M4>H2>H3>H1>H4>M2>M3>M1>H6>H5。对两次排名对比可知,虽然两者排序并未完全重合,但某些林带的名次较为接近,如林带M4、H2和H3两次排名均位居前四,林带M1、H6和H5均在倒数四名内,说明利用软件模拟制作生态景观林带效果图,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建成后初步效果,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直观选择,有利于节省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