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景仿真具有逼真的仿真效果,在工业设计、军事演习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视景仿真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要求进行全程的设计,视景仿真的通用性并不强,仿真代码的重用性也不高。因而本文主要是针对视景仿真的通用性、代码共享、重用等问题,提出在仿真场景的关键存储链上解决其通用性的方法。 本文从视景仿真对象的需求出发,研究对象间的关系,定义出描述视景对象关系的文法语言。采用直观的可视化方式描述对象关系,并根据编译原理设计其存储转换机制,实现其可视化描述与真实存储链间的转换平台,使之具有支持视景仿真系统开发的对象关系链的描述能力。 编译技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已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并且出现了一些成熟的编译工具,本文在分析了使用工具和传统开发两种编译方法后,采用了传统的开发方式,依次编写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来完成编辑器的功能和转换过程。 本次研制的编译器考虑到了开发人员的习惯,让使用者可以直观地设计场景,与其它开发工具和平台进行整合;同时针对不同的仿真系统使用同一开发环境,可以极大的加速系统的开发,并且解决了代码的重用和视景仿真的通用性。 文中不仅给出了由仿真需求而设计的存储链,编译器的开发原理和方式,并且通过相关的转换平台,实现了仿真场景构成要素与计算机数据的转换。 论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叙述论文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编译技术的发展情况,概括了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编译技术的原理,解释了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概念,以及编译器的开发方式,介绍了编译技术中词法、语法分析过程;第三章介绍了可视化编程语言的概念,叙述了可视化编程语言的发展历史、分类以及开发运行的调试环境;第四章介绍了视景对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视景对象的相关描述文法:第五章介绍了编译器的设计内容,以及编辑器的功能实现;第六章举例进行演示;第七章是本文的小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