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牧民礼物交换原则的意义、礼物交换原则的变迁与发展、礼物交换的作用等内容的阐述,拟从新的角度对科尔沁蒙古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第一章,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勿布林嘎查为例,对作为牧民礼物交换基础与客观条件的经济生活、牧民收支等情况进行了阐释。第二章,由勿布林嘎查牧民礼物交换种类与礼物交换对象等两个部分组成。礼物交换种类为:儿童贺礼、结婚贺礼、本命年贺礼和喜庆贺礼;牧民礼物交换对象分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礼物交换、情侣之间礼物交换、邻里之间礼物交换、亲戚之间礼物交换等四种类型,从而阐明了牧民交换礼物的具体状况。第三章,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勿布林嘎查牧民对随礼的基本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牧民对随礼的理解,可分为“礼尚往来”、“顾虑面子”等两种类型。从而,得出科尔沁右翼前旗牧民礼物交换基本的原则及其变化。即:从传统主导地位的“表达心愿性原则”变化发展成今天“表达心愿性原则”与“互惠性原则”并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