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酸岩反应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利油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对于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目前采取的“先酸后防、先防后酸”、“酸化三配套”等工艺,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先期酸化易导致对岩石骨架的破坏,加剧地层出砂;常规酸化导致地层细小微粒运移,容易造成近井地带和挡砂层的堵塞。针对高泥质砂岩油藏存在的以上不足,提出研究兼具解堵、固砂和携砂作用的粘稳酸新思路。   本文首先通过对金家油田的储层地质条件、油藏特征、敏感性伤害、油田开发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金家油田的敏感性伤害因素和影响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适合于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的新型粘稳酸思路。其次根据上述思路,确定了金家油田粘稳酸酸液的选择标准,并对盐酸和氟硼酸的酸岩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粘稳酸酸岩反应机理、固砂机理、粘稳酸添加剂的室内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新型粘稳酸体系的组分和浓度参数。最后通过配伍性实验、人造岩心酸化效果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残酸离子浓度等评价实验对粘稳酸的酸化固砂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粘稳酸兼具酸化和固砂效果好、有效作用距离长、抑制2次沉淀能力强、对地层伤害小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的的开采效果,从而整体提升胜利疏松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水平,为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还对疏松砂岩油藏的固结强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于评价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的固砂强度模型,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分析,证明该模型作为一种固砂效果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苏里格气田地质条件复杂。气井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地层压力下降快、稳产时间短、后期压力低、产量小的典型特点。因此,为延长低渗气井的稳产时间,提高累积采出量和最终采收率,根据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油价的飞涨,生物质燃油以其来源广泛,污染少等优点,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学位论文以乳化生物质油/柴油为空化介质,利用磁致伸缩空
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具有高度复杂性。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潜山油藏埋深大,其缝洞储层和油水分布的高度非均质性更是世界之最。   与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相比,英买2井区奥陶系储
抽水蓄能电站是在大江大河建造水电站后的另一发展方向,是未来水电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施工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国内没有掌握
以油气管道安全为主线,以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援为切入点,基于Web GIS对油气管道开展了风险分析与应急响应系统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   1.基于安全的特有属性与油气管道的实际
随着我国各油田伴生气的加工及利用技术不断的改进,轻烃回收技术在油田伴生气回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油田伴生气的轻烃回收装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整体从国外引进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三缸一盖的四气门G2000四气门柴油机具有节能、环保、高效、低排放等优势,燃烧组织方便,排放一致性高,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然而,研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