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绿色能源的不断发展,有机正极,尤其是共轭羰基聚合物,由于其理论容量高,反应动力学快,机械灵活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结构多样性等原因,已经被开发成为用于可再充电锂/钠离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能源的不断发展,有机正极,尤其是共轭羰基聚合物,由于其理论容量高,反应动力学快,机械灵活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结构多样性等原因,已经被开发成为用于可再充电锂/钠离子电池的无机正极的有前途的替代品。然而,由于共轭羰基聚合物的固有电绝缘性,同时实现高容量,高倍率能力和长循环寿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论文围绕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聚酰亚胺与导电性能优越石墨烯材料进行复合,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化学能源存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柔性聚酰亚胺/石墨烯薄膜材料(G@PI-NT/RGO):以1,4,5,8-萘四甲酸二酐(NTCDA)作为合成单体,制备得到膜状结构的复合材料。该膜状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经切割后直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显示出较高的比容量(171.2 m Ah g-1在30 m A g-1的电流密度),超高的倍率性能(97.6 m Ah g-1在6000 m A g-1的高电流密度)和超长的循环稳定性(在2500个循环后具有近70%的电容保持率),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三维结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G@PI-PT):以3,4,9,10-苝四酸二酐(PTCDA)为合成单体,通过一步溶剂热原位生长的方法,使聚酰亚胺均匀生长在三维石墨烯框架结构中。该材料经压制后直接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表现出超高的比容量(117.2 m Ah g-1在30 m A g-1的电流密度)和优越的循环稳定性(800圈循环后比容量具有100.04 m Ah g-1),且达到85.5%的容量保持率。
其他文献
川煤铁山南煤矿经过数十年的开采,赋存条件好的资源渐为“三下”压煤,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解放该矿西翼“三下”压煤尤为紧迫,但研究区位于背斜轴部,F8断层下盘,断层附近次生构造多,地表建(构)筑物密集、形式多样且部分建(构)筑物及工业设施对地表变形反应敏感,“三下”开采难度大。一套完整的、适合本矿山的岩移参数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提出了基于GPS动态监测系统的半自动监测网布置以获
低维度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近来由于其展示的丰富物理性质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由于他们具有的特殊低维结构,这些材料往往展示了三维结构材料中不具备的性质。例如在MoS2观察到的超导现象,[1]WTe2的巨磁阻现象,[2]以及单层NbSe2中展示的电荷密度波(CDW)的增强。[3]在研究与结构相关的物理性质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特有的低维特性以及高结构对称性,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而CDW作为低维凝聚态物理
目的:研究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 itis,SAP)大鼠胰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
基于锂电池存在不能满足大规模储能的瓶颈,迫切需要探索低成本、更安全(无枝晶形成)以及更高理论比容量的多价正离子电池。探索一种具有高比容量,好的循环稳定性的钙离子电池正
淀粉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量来源,调控淀粉的消化位点能够影响反刍动物对淀粉的利用效率。淀粉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降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在小肠中酶解为葡萄糖,前者能量利用效
随着高质量、大面积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薄膜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新型无光刻胶污染、无基底损伤和高精度的石墨烯图案化方法在电子、光电子产业化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利用以氙灯准分子放电管(172 nm)为光源的磁场辅助紫外光/臭氧化开展石墨烯薄膜图案化,利用基态O(3P)原子的顺磁性和强氧化性实现了线宽为29μm、横向钻蚀距离小于4μm的图形结构。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石墨烯场效应晶
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奶畜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在生产中常提高日粮淀粉水平来满足高产奶畜的能量需求。淀粉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反刍动物对淀粉的利用效率是淀粉消化程
磷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磷大多来源于土壤。磷肥施用、有机质、微生物、碳酸钙以及交换性钙等均会影响磷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赋
[目 的]建立稳定、快捷、高效分离乳猪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的实验流程,探讨kupffer细胞对共培养体系中肝细胞的功能、增殖及凋亡影响,为体外原代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共培养的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合并NAFLD)患者血网膜素、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测定,探讨血网膜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等指标与T2DM合并NAFLD的关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