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变动特征及决定因素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存在着很大的行业间工资差距。按行业门类进行划分,我国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相对于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倍数超过4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过高的行业间工资差距是我国居民总体工资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根源。本文利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13年中国家户收入项目调查数据(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Data)分析发现,如果不考虑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差异,行业间工资差距对城镇居民总体工资差距的贡献程度在1988年和1995年为3%左右,2002年以后上升到10%左右;如果考虑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差异,1988年和1995年行业间工资差距对城镇居民总体工资差距的贡献程度下降1%左右,2002年以后行业间工资差距对城镇居民总体工资差距的贡献程度下降4%左右。这表明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差异是导致行业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还发现,高人力资本特征员工向高工资行业聚集对城镇居民工资工资差距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不断下降。论文接着利用公开统计年鉴中行业汇总数据总结了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动特征。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从1988年以来不断上升,到2008年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不断下降。本文认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国家统计局曾经公布,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从2009年开始不断下降。这两者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论文进一步分析发现,2008年以前高工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高于低工资行业,而2008年以后低工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高于高工资行业,这是导致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后,高工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放缓;另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低人力资本特征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使得低人力资本特征员工工资增长速度高于高人力资本特征员工。论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2007年以后行业间工资差距的缩小,主要是由于不同行业间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在缩小导致的。在控制不同行业人力资本差异后,不同年份行业间工资差距事实上还是一直上升的。本文甚至发现,员工的职业及所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的影响仍然在不断扩大。这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并观测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对其总体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如何缩小行业间工资差距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完善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程序的完备和法制化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行政执法领域行政权控制的最有效的途径.税务行政程序是完备的社会主义税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加强行政程序研究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