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GIS的支持下基于城市土地判定规则,集成ALOS影像、地形图等空间数据提取了延吉市1960、1976、1992、2008年四个时期的城市边界信息,重建了延吉市近50年延吉市土地空间扩展过程。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辅助信息进行延吉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对各个时期的延吉市土地面积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各时期城市土地面积和扩张速度,结合各时期延吉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解释城市土地变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城市土地弹性系数来分析城市土地扩张速度的合理程度,表明延吉城市土地扩张经过了停滞发展、高强度发展和不合理发展三个阶段。利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和分形模型分析了延吉市近50来城市土地空间扩展特征。结果表明,延吉市的重心位置在不同时期往不同方向发生了明显的转移;1960、1976、1992年城市土地主要以边缘区的扩展为主,2008年城市土地开始转向边缘区的填充。对1999-2008年延吉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其结构不合理,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所占比重略显不足,市政用地严重不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占用现象日趋严重,且占用绝大部分为优质水田。对城市土地利用面积转移情况分析,商业用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土地在开发为主要表现,商业用地转换为其他用地现象不明显,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建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现象显著;工业用地相当大的比重转化为居住用地,相应地,居住用地向工业用地的转化也是工业用地的增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2008年城市土地除来源于1999年城市土地的转换外,还来源于城市边缘区的农业用地向城市土地的转换。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的半径维数对延吉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分析各用地类型的集聚和离散程度,得出延吉市从中心向外围的“商业-居住-工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对延吉城市土地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解释其空问扩张形态转变经历了由离散分块状-单中心-轴向生长-多组团轴线状演变的模式。以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和人口、经济与产业、政策等社会经济因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延吉城市土地空间演变驱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