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诗作为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它是人类最早的精神创造产物,对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经典的史诗基本上是以口传形式流传的。行吟诗人用口述形式将史诗世代相传,随着时间而增添情节,最后经整理、加工,以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这类史诗的代表有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法国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罗兰之歌》。说到《伊利亚特》,相传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将有关特洛伊的传说和歌谣整理成结构完整的长诗,后人称之为“荷马史诗”,《伊》即是其中一部。荷马的功绩不在于首创描述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或史诗,而在于广征博采,巧制精编,苔前人之长,避众家之短,以大诗人的情怀,大艺术家的功力,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不朽的诗篇。同样,《罗兰之歌》也在十一世纪以咏唱方式流传于民间,现在我们读到的最古老的本子是十九世纪发现的十二世纪手抄本。最后一行诗提到杜罗尔德(Turold)这个名字,他可能是民间艺人或这个本子的抄写人,也可能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加工的诗人。史诗的另一独特之处就在于故事中时常会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尽管《伊》和《罗》这两部史诗产生的历史时期存在着较大区别,但它们均对神灵有很多反映。正是有了神灵的存在,史诗才更加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浪漫主义色彩。神灵与人间英雄是英雄史诗的主角,英雄史诗也就是关于神灵与英雄的故事。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两部经典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灵关系,并试图解读其中的相似之处。由于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宗教背景,又鉴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论文将采用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法,对两部作品进行主题分析。本论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通过英雄的优越地位和神灵对英雄的特殊关照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第二章试图通过比较英雄世界与神灵世界的三个显著特征去论证它们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我们第一章的结论。第三章则分析了英雄-神灵关系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我们首先论证了战争对英雄和神灵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英雄与神灵在战争中的“对话”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角色论证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上述三章的推理和论证,我们得以比较出两部作品所反映的英雄-神灵关系的相似之处。总的来说,论文旨在强调两部英雄史诗所反映的英雄-神灵关系之间的相似性,但并未忽略其中差异。那些差异或许正是两部作品的独特之处,但囿于论文篇幅,本人只是稍有提及。需要说明的是,本论文中涉及的差异与我们的研究目的并不相悖,它们其实是相似性的不同体现,是共性中的个性。为了使论据更加充分且更具说服力,本论文不仅参考了《伊》、《罗》两部史诗的不同法文译本,还参考了若干与宗教相关的著作,以及一些涉及史诗人物的文章。另外,还借鉴了《环球百科全书》和《拉鲁斯百科全书》中丰富而又可靠的资料。通过资料查询和论证过程,本文得以揭示《伊》、《罗》两部经典英雄史诗所反映的英雄-神灵关系,并试图比较了其中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这种相似性可能不易被非母语读者所察觉。但是这一论题涉及甚广,一篇论文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不过作为一篇由中国学生撰写的硕士论文,本文努力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能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