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边缘地带城镇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以蚌埠市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室内热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蚌埠市地处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交界处,市区居住建筑都是按照夏热冬冷地区要求进行设计,大部分居住建筑没有兼顾考虑冬季保温,同时与寒冷地区相比,又没有集中采暖,冬季室内热环境极其恶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居民普遍采用空调、电暖气等措施采暖,由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一直很差,导致能耗巨大,浪费严重。因此对蚌埠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针对蚌埠地区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的情况,通过对蚌埠地区淮河广场附近小区的调研和测试,了解到蚌埠地区居住建筑存在很多问题。蚌埠地区居住建筑体形系数偏大,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建筑阳台和楼梯间出现不封闭的情况,这些都导致建筑室内温度较低,大概冬季在9℃左右,同时空调采暖效率低,能耗大。  针对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差,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从规划布局、建筑单体、围护结构、采暖房间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对蚌埠地区城镇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加以改善,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采用模拟软件DeST-h对改进措施进行模拟,对比改进前后冬季室内温度的变化,验证改进措施的效果。模拟研究表明:通过对建筑外墙和外窗的改进,冬季室内平均温度可以提高2.1℃左右;南向阳台封闭前后建筑室内冬季平均温度相差1℃左右;如果把空调采暖卧室与非采暖房间的隔墙内增设保温层,可以减少冬季空调能耗,而且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对城市文化中心进行了研究;也对建筑领域的“开放性”进行了定义,并通过大量开放性建筑案例对“开放性”的空间特点进行总结;之后又结合城市文化中心的特点,总结出具有开放性的文
学位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城市化脚步加快,城市风貌瞬息万变。原有的城市建筑与城市格局渐渐不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城市更新活动不断进行,仍城市这个有机体常保活力。然而,随着城市更
医院建筑功能复杂,医院建筑研究也与建筑学、医学以及社会学等均有紧密关联。随着1863年的汉口开埠,近代教会医院建筑从西方移植武汉,西方文化特征逐渐弱化,而社会影响日益彰
当今,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正影响着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方向,同时,这种改变也为发掘其公共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机遇。  对此,本文以时间轴为依据,分为上篇(绪言及
高效连接方式的研究在建筑建造领域中,有着普遍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有快速建造要求的项目,如灾后应急建造,高效连接方式的研究具有更加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研
近年来,我国由于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导致灾难性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已成为国内城市空气污染的最突出问题。以武汉为例,2013年武汉在10月持续27天有霾,11月持续22天有霾,分别为1961年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拓展以空前的速度进行着,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应该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