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将研究性学习设定为中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陕西省于2007年全面进入新课改,研究性学习在全省各个中学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研究性学习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有形无实,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多种途径对西安市几所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到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师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片面,学生兴趣不浓,实施过程流于形式,评价缺乏客观性等问题,通过深入思考,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的选择等多个层面展开讨论,提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对策。最后从研究性学习及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进行整理分析,并精选两个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进一步具体地呈现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旨在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的整理,对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实践的探索,完善相关理论,促进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