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现状与实践探索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y_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将研究性学习设定为中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陕西省于2007年全面进入新课改,研究性学习在全省各个中学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研究性学习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有形无实,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多种途径对西安市几所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到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目前师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片面,学生兴趣不浓,实施过程流于形式,评价缺乏客观性等问题,通过深入思考,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的选择等多个层面展开讨论,提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对策。最后从研究性学习及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进行整理分析,并精选两个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进一步具体地呈现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旨在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的整理,对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实践的探索,完善相关理论,促进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当
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在高考的重压下,当前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学科教育密切相关,而开展生命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在语文学科中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决策"的建设目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挖掘高校数据价值,建立了决策模型,大
以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为例,对该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发展模块化产业集群,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法
为探讨以废弃再生混凝土为骨料制备结构用循环再生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拉应力水平下二次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结果表明:中应力水平有利于增大二次循环
实验对比了在有无超声波辅助作用下,三聚氰胺原位树脂鞣制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鞣制效果以及胚革和废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区别,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泥产量日益提高,污泥处理压力极大。相较于当前污泥填埋、堆肥等处理方式,热解技术因其二次污染小、热解产物利用价值高等优点而被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观历史研究在中外学术界掀起一股很大的浪潮,它提供的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日益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