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属禾本科,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但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手段的局限性,导致了分类结果的不一致。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本实验利用AFLP技术对35个竹子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和聚类比较,旨在为竹子的分类地位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的比较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竹子总DNA提取的方法——改良SDS法。运用该方法进行竹子叶片DNA的提取能提出适合AFLP标记技术所需的高质量DNA。2、通过对竹子AFLP反应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适于竹子AFLP分析的最佳体系。600ng DNA用10U/μL的EcoRⅠ和MseⅠ在37℃3h,65℃3h的条件下进行双酶切,然后加入10μL连接混合液16℃连接过夜;预扩增取连接产物51μL,EcoRⅠ和MseⅠ(20U/μL)各0.6μL,10倍buffer 2μL,dNTPs 2μL,ddH2O补到20μL;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20U/μL EcoRⅠ和MseⅠ选扩引物各0.6μL,总体积20μL进行选择性扩增。在此优化条件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性且多态性高的竹子AFLP条带。3、筛选出10对多态性和清晰度较高的引物组合用于材料分析。共扩增出可统计条带872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为8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36条,多态性位点的比例是95.87%;35个竹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8-0.936之间。4、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竹子的UPGMA系统树,以遗传距离0.403为分类界限,35个供试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