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探讨部分竹类植物属间亲缘关系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属禾本科,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但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手段的局限性,导致了分类结果的不一致。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本实验利用AFLP技术对35个竹子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和聚类比较,旨在为竹子的分类地位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的比较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竹子总DNA提取的方法——改良SDS法。运用该方法进行竹子叶片DNA的提取能提出适合AFLP标记技术所需的高质量DNA。2、通过对竹子AFLP反应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适于竹子AFLP分析的最佳体系。600ng DNA用10U/μL的EcoRⅠ和MseⅠ在37℃3h,65℃3h的条件下进行双酶切,然后加入10μL连接混合液16℃连接过夜;预扩增取连接产物51μL,EcoRⅠ和MseⅠ(20U/μL)各0.6μL,10倍buffer 2μL,dNTPs 2μL,ddH2O补到20μL;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20U/μL EcoRⅠ和MseⅠ选扩引物各0.6μL,总体积20μL进行选择性扩增。在此优化条件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性且多态性高的竹子AFLP条带。3、筛选出10对多态性和清晰度较高的引物组合用于材料分析。共扩增出可统计条带872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为8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36条,多态性位点的比例是95.87%;35个竹子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8-0.936之间。4、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竹子的UPGMA系统树,以遗传距离0.403为分类界限,35个供试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他文献
干热风和干旱是限制小麦产量的最重要的非生物逆境因子。干热风是低湿、高温和风力共胁迫的灾害气候,而水资源短缺更是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如何提高小麦的抗干热风和抗旱能力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以及大量抗逆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逆作物新品种已成为减轻逆境胁迫的重要手段。小麦分布广、种植面积大,需求量与供应量之间的矛盾却随着自然环境恶化和人口增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IBDV主要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