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对企业追求利润造成负面影响,企业能否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更是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回顾过往研究成果,针对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得出的结论很不一致,原因在于不同学者对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理解不同,对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估体系不同,采用的财务指标也是种类繁多。
本文整理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生命周期与社会责任关系的重要文献,在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决定应从一个发展变化的视角根据企业各个生命阶段的特点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分别研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根据研究目的,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合理提出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然后通过2008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来完成实证检验。其中,采用已被实证检验适用于我国市场环境的Dickinson现金流组合法将样本企业按五个生命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淘汰期)划分,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企业在初创阶段,社会责任几乎没有为企业财务绩效带来积极意义,反而是负面效应;在成长阶段,社会责任积极影响财务绩效,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是能最大程度提高财务绩效的;在成熟阶段,社会责任也是积极影响财务绩效的,此时,企业最关注消费者利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能最大程度提高财务绩效;在衰退、淘汰期,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没有太紧密的关联,财务绩效并不受社会责任显著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制造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要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特点、经营性质、社会的迫切需要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来合理选择,主动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不必要变成企业财务绩效沉重的负担。企业应将承担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战略进行长远理性规划才能有效保证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