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输尿管镜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对全身应激反应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行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双侧/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术期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从围术期患者全身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角度评估软性输尿管镜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纳入于我科同期行软性输尿管镜Ho:YAG激光碎石术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29例(A组),男18例,女11  例,年龄21-73岁,平均45.3±13.6岁;单侧上尿路结石行软性输尿管镜Ho:YAG激光碎石术患者31例(B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29-68岁,平均43.5±15.6。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经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合并手术并发症概率<50%,术前均行泌尿系CT检查评估结石负荷(最大径之和)。患者均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软性输尿管镜下Ho:YAG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使用B超明确导丝、导引鞘位置及残石情况。术后据病情留置双“J”管(4-12周),术后1个月后复查KUB或CT平扫以评估清石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3、5日留取患者外周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肾上腺素(adrenal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及皮质醇(cortisol,Cor);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D3+、 CD4+、CD8+T淋巴细胞值并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  结果:  (1)A组患者(n=29),手术时间平均108.3±11.5min,清石率89.7%(26/29),术后并发症比例13.8%(4/29);B组患者(n=31),手术平均时间86.9±13.3min,清石率88.6%(31/35),术后并发症比例16.1%(5/31),术后并发症经对症、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年龄、清石率、术后并发症概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A、B两组患者围术期外周血E、NE及Cor表达水平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上述指标均较自身术前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日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表达恢复至自身术前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A、B两组患者围术期个时间段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计数值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组间无差别(p>0.05);两组术后第1、3日CD3+、 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各自术前水平均减低,且术后第1日低于术后第3日(p<0.05);术后第5日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恢复至自身术前水平(p>0.05);两组术后第1、3日CD8+T淋巴细胞计数较自身术前水平增高,且术后第1日高于术后第3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日CD8+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至自身术前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行软性输尿管镜Ho:YAG激光碎石术与单侧上尿路结石行软性输尿管镜术患者相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全身应激反应均表现为一过性肾上腺功能紊乱及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变化程度及恢复时间两组间无差别。在充分术前评估的前提下,应用软性输尿管镜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并不会增加患者围术期全身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风险,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行软性输尿管镜下Ho:YAG激光碎石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