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浪漫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的舒伯特,因其创作的600多首艺术歌曲被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称,然而他的艺术才华远不止此,除去艺术歌曲之外,他还在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领域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他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就足以展示他驾驭大型体裁音乐作品的能力,其中后三部更是堪称经典。舒伯特虽然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巨匠,但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无拘无束的浪漫风格使其在音响表现上相异于与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写作风格,以奏鸣曲为例,在某种程度上,与贝多芬晚期某些作品相似,但又不尽相同,这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把握的地方。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作品,尤其是器乐作品给后代浪漫主义作曲家以灵感和启迪。本文所要研究的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的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年轻舒伯特离世前的最后一个月,可以说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作品无论从长度,运用作曲技法的娴熟度还是旋律的优美性方面都达到了他奏鸣曲音乐里的“之最”。这部奏鸣曲激发了更多年轻作曲家追求内心,放飞个性的写作方式,预示了浪漫主义浪潮的来临。因此,可以说,《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以及其同时期所写的另外三首钢琴奏鸣曲是舒伯特悲剧人生的终点,也是浪漫主义奏鸣曲创作的起点。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被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乐章介绍了舒伯特的生平简介、本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乐圣贝多芬对他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从整部奏鸣曲的结构布局及整体创作思路方面依乐章、乐段、乐句的顺序对作品进行细微分析,其中穿插运用了如“音级集合”、“申克线”等一类的近现代音乐分析方法,另外在进行部分乐章乐段分析时,用到了一些比较音乐学的分析方法,对比本部奏鸣曲及同时代及前后时代奏鸣曲创作的异同;第三章、四乐章通过从和声、调性、音高组织、节奏安排等几个方面对较具有本部奏鸣曲特色的以及支撑整部奏鸣曲框架的地方作以分析和归纳;最后第五乐章上升到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对整个浪漫举足轻重的影响及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