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分析近代时期发生在东蒙古地区叙事民歌的悲剧性及其历史文化环境、多元文化碰撞所形成的地域性特点,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阐释了“叙事民歌”的叙事内容与时代特色,艺术结构与表现形式。并根据“叙事民歌”不同的悲剧表现形态将其分为“起义英雄悲剧”,“女性爱情悲剧”,“喇嘛情爱悲歌”,“从军男子悲歌”和“生态悲歌”等五种悲剧类型,单立章节,逐一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着重分析论述了“起义英雄悲剧”的悲剧性特点,并依据“起义英雄”事迹以及他们的民族意识觉醒和民主启蒙思想意蕴的差异性,将其细分为“民族英雄悲剧”和“民间好汉悲剧”二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第二章,“女性爱情悲剧”中,着重分析和阐释了近代蒙古族女性对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反抗屡遭失败的悲剧性及其根源,阐述了她们在面对沉重的社会境况与自身文化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勇敢地走向觉醒的艰难心灵历程;第三章,“喇嘛情爱悲剧”中,笔者力求从新的视角,重新解读和分析了蒙古喇嘛群体,反叛黄教精神禁锢,叛逆自身信奉的宗教清规,追求爱情与自由生活,力争唤起人性本原的反抗与失败的悲剧性,并肯定了这一悲剧所体现的积极意义:第四章,“从军男子悲剧”中,通过剖析众多从军男子叙事民歌,所陈述的具体内容及其社会与时代内涵,阐述了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从军男子由于种种原因,牺牲自由爱情生活和所向往的美好人生中所蕴涵的悲剧性及其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第五章,“生态悲歌”一章中,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叙事民歌”的分析,深入剖析和反思了自近代以来,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传统生态伦理逐渐被破坏的根源。民歌作为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始终是与特定形式的曲谱相伴共生而融为一体的。因此,在研究“叙事民歌”这一民间叙事演唱艺术时,也不能忽视曲谱本身的艺术表现作用。为此,本论文在分析和阐释不同类型的“叙事民歌”悲剧性特点时,在相关内容中,结合它特定的曲谱对不同类型民歌的悲剧性所起到的艺术催化作用亦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本论文对东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的叙事民歌“叙事民歌”的悲剧性特点、地域性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立体性的学理层面的探讨,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以往蒙古族民歌研究的学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