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类电视访谈节目在国内不断涌现出来,并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电视访谈节目有其独特的传播特征,并可以在社会、文化、题材、结构以及语言中反映出来。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特殊体裁的语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从社会、文化、题材、结构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前人对于语言使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其次,无论是日常对话还是电视访谈,人们所进行的言语交际都包含有人际意义,目前有很多的学者已经对广告、新闻报道、小说等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做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电视访谈这类独特语篇中人际意义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选取了电视访谈节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所出现的人际意义。论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框架,主要从功能语法中的语气和情态这两个角度对电视访谈节目中话语的人际意义展开分析。此外,马丁的评价理论作为补充内容从另一种角度探索了电视访谈节目中存在的人际意义。鉴于各类访谈节目的定位及其交际目的互不相同,本文针对《杨澜访谈录》这一具有成熟制作模式,明确节目定位,拥有高收视率,有10年播出历史的知名人物访谈节目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出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及嘉宾是如何构建及维持人际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语气系统中,主持人倾向于使用疑问语气向嘉宾提出问题,而嘉宾则更多地采用陈述语气回答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语气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际关系和会话意义。为了更顺畅地交际,有时主持人会使用陈述语气提出问题,而嘉宾为了使他们的观点更加生动有趣,则会采用疑问语气发表观点。其次,在情态系统中,主持人和嘉宾主要通过中值和低值情态词,以及主观隐性情态表达来表明他们审慎的观点和态度。再次,评价系统也是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态度表达可以很好地加强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团结一致和共同情感;态度又可进一步分为情感、判定和鉴别,其中情感表达是最为直接地从情感角度去评价现象,更容易被听者接受理解的表达,因此情感表达比判定和鉴别表达更多地被主持人和嘉宾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