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保护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合作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其突出特点。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实现形式,它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产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形成发展、改革调整、发展完善和稳定创新四个阶段。我国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先后制定和修改的四部宪法中,均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所有权的规定,确认合作社所有制是我国主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了土地从私有逐步向集体公有的过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宪法保护并不十分有力,也走过不少弯路,确认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宪法的四次修订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宪法和法律规定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及权属关系规定模糊、成员资格界定不清,该组织往往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其独立性和自主权得不到保障。在实践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作经营机制和管理约束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个别地方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异化为村干部化公为私、中饱私囊,损害农户利益的组织,引发出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基于此,本文提出首先应当完善宪法和法律法规,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其次,按照宪法制定专门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具体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运行。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折股量化,明晰产权,调动农民股东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次,借鉴浙江省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要求各地进行探索实践,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村集体经济所有制理论;最后,提出完善保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的救济制度,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司法保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全面和完善的法制保障。
其他文献
2008年37个国家爆发了粮食危机,在海地等一些国家引发了骚乱、暴动甚至于政府的更替,给全球造成了恐慌,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快速、准确、动态监测土地资源的变化提
有关造纸术的起源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潘吉星先生以灞桥纸的出土为实证,肯定了'蔡伦前有纸'这一观点;确立了蔡伦在造纸术发展史中的推广者、革新者的角色和
高校学生管理,大多依赖于班主任的强化监督管理,但这样会阻碍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形成、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自主管理品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政府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偏重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各种公
介绍了如何通过对"七巧板"图形的应用,利用直观的图形、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突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一难点。
神话、传说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它不但向世人展示了古老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更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生活
国家储备粮食的目的,一是储备战时用粮,保障人民生计,二是调节粮食市场,稳定经济秩序。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但粮食行业一直以来处于信息化建
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使用手中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配置权(或者说土地管理权)而进行财政收支的活动并由此衍生出的利益分配关系。换句话说,土地财政实质上是土地异化为地方
近年,基层检察院在上级检察机关和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司法救助工作在救助的范围、数量、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燃眉之急,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检察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