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贵州经济增长是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下进行的。贵州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得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贵州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贵州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本文主要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理论,在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研究贵州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问题。全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提出绪论,概括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回顾,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研究的创新点等。第二章首先对传统的增长理论和经济结构主义观点进行了理论梳理。其次论述了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此关系分别对中美两国进行了实证分析。接下来探讨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概述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相关理论。最后回顾了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前苏联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体途径。第三章首先实证分析了贵州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得出了贵州的情况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结论。其次介绍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断标准。根据人均国民收入标准、产值结构标准和就业结构标准,我们认为贵州尚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贵州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现状是,经济效益取得大幅增长,但地区经济发展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自主创新取得一定进步,但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员素质总体偏低。节能减排有所成效,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贵州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时,我们错误的选择了主导产业更替的时间,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启动重工业,由此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生产效率低下,延长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时间。现实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老旧思想在贵州仍有遗留,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要素价格扭曲使得贵州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仍不充分,产业结构演进仍停留在初期水平。第四章提出了贵州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选择,即积极发展轻工业,改造现有的重工业。同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提高贵州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改造现有重工业,继续做大、做强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轻工业。发展轻工业,一是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贵州现有的重工业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未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问题。改造重工业,首先要加大对传统重工业的技术升级,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投入效率,降低消耗,增加产出。其次要有效地培养“经营与利用”的思想,改善资源的利用方式。还要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在贵州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生产性服务业能降低交易成本,应积极发展贵州的现代物流业、IT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培训产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从生产的角度看,信息化提高了要素的投入效率。从流通的角度看,信息化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因此要努力提高贵州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五章提出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施保障。首先要激发科技创新,创新教育机制。其次要强化政府在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支持、引导作用。敦促地方财政加大对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税收减免和费用抵扣。还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金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