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分配自古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形影不离。进入新时代,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总量上,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奇迹”,如何公平的分配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时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所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障公平正义,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不停的寻找发展的最佳状态,才能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这一对矛盾。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下,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为公平分配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也是指导当下发展行动的先导和衡量社会公平分配的标尺。当然,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公平分配,不同于传统的平均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更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的按资分配。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分配连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探讨不管是分析其本质还是寻找解决措施,都不能脱离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离开按劳分配谈公平分配。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公平是相对的,差距也是相对的,最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长期过程。二是共享发展新理念导向下的公平分配具有特定的含义及现实针对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共享发展完善公平分配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发挥全社会各主体的能动性以完善共建共享的文化环境、制度保障和法治手段;关键是确保贫弱群体的利益共享。所以,明确问题、抓住方向,研究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平看待发展为主线,紧扣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公平分配,以经济生活领域的收入分配为主要切入点,也兼顾其他领域的分配,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归纳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是总体概述。首先,阐明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其次,从“分配”、“公平”、“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要求”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的本质进行了概述,把握住了本文的精髓所在。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公平分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对推进公平分配的导向作用。第二部分从分配理论、分配制度和分配实践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我国目前的分配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提供的可能性和促进性作用。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着重分析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分配实践三个方面与公平分配的关系及对逐步实现共享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不仅厘清了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本质要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的关系。第三部分从现象与问题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然后以观念、制度、市场以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为视角,又对此分别展开,具体分析了制约公平分配的原因。以理论和现实的为参照,从制约公平分配的主客观原因着手,直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既发现问题又为下一部分提出对策做了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紧扣第三部分,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通过共享观念引导、共享制度组合、共享法治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四大路径展开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公平分配对策。这一部分关键所要强调的是公平分配的实现不能泛泛而谈,要有重点,要对准目标群体,共享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利用政策倾斜优先满足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贫困群体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才能实质性的把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分配实践,完善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