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公务员是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体力量,是直接为群众服务,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角色。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水平与服务态度不仅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代表了我国基层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机构的建设,推进和创新党的基层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方式,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公务员干部队伍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体系和容错纠错体系,使广大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把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和奉献群众作为自己工作归宿。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基层公务人员出现作风慵懒、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腐败现象,部分基层服务人员甚至存在“干多错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因此,制定一套促进基层公务员勤政高效、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这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介绍了当前对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的政治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着重对当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文献的综述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关于对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关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叙述,并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是先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整体现状和唐山市的概况进行一个说明,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发放调查进行实地调查,然后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和缺陷,并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第四部分是根据文章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总结出我国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先进的经验做法,最后提出有借鉴性的解决对策。文章以唐山市的基层公务员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影响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具体因素,进而在当前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运行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分别从激励理念、薪酬、考核、晋升、奖惩和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