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16SrRNA PCR方法对治疗前后的25例难治性根尖周病患牙根管内微生物进行检测,探讨综合疗法对难治性根尖周病可疑致病菌的影响,以及可疑致病菌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为难治性根尖周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5例难治性根尖周病病例,采用综合疗法(ProTaper预备根管,2%氯己定配合超声冲洗,Vitapex根管内封药)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纸尖于根管根尖1/3处采集标本,用16SrRNA PCR方法检测8种可疑致病菌即中间普氏菌、黑色普氏菌、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福塞类杆菌、粪肠球菌、齿垢密螺旋体在根管内分布情况,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这8种可疑致病菌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治疗前后菌群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
结果:将治疗前患牙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可疑致病菌检出情况作比较,发现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有肿胀症状组的根管内检出率高于无肿胀组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可疑致病菌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治疗后中间普氏菌,黑色普氏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粪肠球菌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综合疗法能有效的降低上述5种可疑致病菌的含量。治疗前后根管内渗出及自觉疼痛症状例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综合疗法对于有渗出和自觉疼痛症状的难治性根尖周病,可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2.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的降低难治性根尖周病根管内的可疑致病菌,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