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危机和改革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n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德国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危机为切入点,研究考察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产生的起源,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内容、特点,并介绍了目前福利危机的主要表现。在分析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起源和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特点:内容全面,普及面广,属世界上最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保守主义福利国家的强制性和保守性;以劳动贡献为基础;严密的社会福利法律体系;个人、社会和国家三方共同参与;养老金筹集中的代际契约制度;工会作用强大,工会、雇主和国家三方谈判的法团主义特色。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财政危机、失业危机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危机上面。 第二章探析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危机产生的原因。德国社会福利国家危机的产生是在全球化,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由多方面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不能单单归罪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等外部原因,也不能片面的归咎于东西德的统一和东欧的开放,或经济增长的缓慢,以及福利国家内部发生的诸如人口老龄化、科技进步、家庭结构变化等原因,或者只是德国福利制度自身具有的弊端长期累积所致,等等。 第三章追寻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的改革之路,阐述了科尔、施罗德和默克尔政府的社会福利国家改革的理念和措施。 第四章主要思索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改革的制约因素,通过探讨德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是否会废除福利国家这一问题论述了福利国家的矛盾,并总结了德国社会福利危机和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结论部分结合德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展望了德国社会福利国家改革的前景。
其他文献
三大诉讼法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遇到了证人作证难的重大问题,证人不作证、不出庭作证已是当前司法面对的主要困境之一,并成为困扰司法改革的瓶颈。面对这一难题,各路学者专家从证
在诸多流派中,元朱文作为华丽工整一路的印风,越发受到篆刻家和爱好者的青睐。元朱文雅俗共赏,与当下盛世年华的时风相吻合,也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气息脉络相通。刘葆国先生是一位篆刻元朱文印的高手。刘葆国元朱文印《月出惊山鸟》《焚香听雨》  在少年时代,早慧的他开始了兴趣爱好型的篆刻研习,自秦汉入手,心摹手追,遍临汪关、邓石如、赵叔孺、王福厂、吴朴堂、陈巨来数家。及至80年代,他先是得到高式熊先生的指授,后来
自工业革命以降,西方法制史上确立了“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大原则,其基本精神是“私法自治”。其理论根据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