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乔治·霍曼斯作为社会交换论的重要创始人,其创建了富有心理学色彩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与其他交换理论相比,该理论在解释一些微观层面的社会现象时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我国社会学研究中,对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的应用却很少。另一方面,南京“彭宇案”从发生至今一直对我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之后许多代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事件都被认作是受该案的影响,笔者将这一连串的社会反应称之为“彭宇案现象”,社会学对“彭宇案现象”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将试图从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研究“彭宇案现象”,剖析该现象的产生机制和解决路径。首先,笔者会运用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对“彭宇案现象”展开分析,找出“彭宇案现象”中的交换行为不同于其他社会交换行为的地方;然后,笔者会运用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及其他交换理论对“彭宇案现象”形成的机制作出解释,剖析在“彭宇案现象”中交换各方对这一交换过程起到的作用,以及交换内容的实质,这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接着,笔者会运用与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一脉相承的动机理论对“彭宇案现象”中各方的行为动机展开分析,力图找出他们做出相应行为的原因,这将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最后,笔者将会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视角,分别从防止公众产生“习得无助”和完善法律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尝试寻找解决“彭宇案现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