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期有研究表明,兔骨折局部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然而,局部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促进骨折愈合与药物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即促进骨折愈合的最佳剂量,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伊班膦酸钠局部应用对兔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可能的最佳剂量。
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5组,建立兔桡骨骨折标准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各组通过局部途径分别给予0.1、0.2、0.3、0.4ml不同剂量的伊班膦酸钠。于建模后1、2、4周行X线观察并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骨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骨痂行病理学观察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结果:①X线观察:第2、4周时,局部用药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3ml.组X线评分均高于0.1ml、0.2ml组(P<0.05),与0.4ml组评分无差异(P>0.05)②BALP结果:第2、4周时,0.3ml组高于0.2ml组(P<0.05),0.3ml大于0.1ml组(P<0.05),0.4ml组大于0.2ml(P<0.05),0.4ml组大于0.1ml组(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③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第4周时,各局部用药组抗弯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0.3ml组均高于0.1ml、0.2ml组(P<0.05),与0.4ml.组无差异(P>0.05)。④成骨细胞指数:局部用药各组在第1、2、4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2、4周时,0.3ml组均高于0.1m1、0.2ml组(P<0.05),与0.4ml组无差异(P>0.05)⑤免疫组化结果:局部用药组第1、2、4周VEGF受体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2、4周时,0.3ml组均高于0.1ml、0.2ml组(P<0.05),与0.4ml组评分无差异(P>0.05)。
结论:局部应用不同剂量的伊班膦酸钠均起到了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其中以0.3ml作用最显著,为本实验的最佳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