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病害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桁式组合拱桥,以其经济指标低、跨越能力强、悬拼施工的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山区广受应用。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长,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出现了大量病害,严重影响到该类型桥梁的使用。为分析病害原因并对桥梁进行有效加固,本文做了如下工作:大量调研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并对其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该类型拱桥普遍容易在桥面板、实腹段侧壁及底板、空实腹交接区域等部位出现裂缝。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桥梁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车辆和预应力等多种工况下的结构受力。通过应力云图分析每种工况下的桥梁最薄弱部位,再通过提取路径应力数值并绘制应力曲线的方式精确地对比分析代表性构件的应力随不同荷载工况的变化。根据有限单元法的“单元生死”原理,利用ABAQUS的模型变化功能模拟桥梁局部应力超限部位退出工作过程,分析得到了不同区域病害的致命程度优先级以及病害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病害特征、应力分析结果及病害程度优先级提出有效的加固对策,并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加固后桥梁的受力。研究表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病害吻合良好;桥梁的空实腹交接处各相关构件在恒载作用下出现了应力超限,可推定此区域设计不合理;温差及车辆荷载对桥梁的受力影响明显大于其它荷载;通过模拟桥梁局部应力超限部位退出工作过程得知,桥面板的裂损会导致箱隔板的病害。通过加固分析得知,桥面板的全面更新改造、增加楔形构件、实腹段底板增大截面等方式能有效解决桥面板裂损、空实腹交接裂缝、实腹段底板应力超限等病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干预。方法:以我院住院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患者为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损害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以及干
目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人体的免疫状态可以预示出其临床的转归。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一线防御机制,NKT细胞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占主要作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迅速选择出故障支路,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配电网运行情况复杂,故障选线准确性较差,可靠性较低。因此,本文研究了零模电流暂态特征,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九章第三、四节中简谐运动图像的描绘采用了先描点法,再用单摆漏沙法由沙迹进一步说明x-t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但这样存在着明显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1]。目前,我国40~74岁居民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其处理原则
学生学完“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往往还存在着理解程度不高的问题,很少能够将相关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围绕弹性碰撞,结合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