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广泛建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得BP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BPD患儿肺功能受损明显,生后吸氧时间长,离氧耐受性差,且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均高于非BPD患者,已严重威胁早产儿存活率及远期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BPD是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疾病,即高氧吸入、气压伤、容量伤、感染、炎症等不利因素作用于患儿基因易感性的基础上,导致其尚未成熟的肺组织损伤以及损伤后肺组织的异常修复。迄今为止,BP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21-25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近年来miRNA在BPD发病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其调控作用备受关注。微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是miRNA的一种,研究表明miRNA-21在肺组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多项研究证明,大鼠BPD模型中miRNA-21的表达明显上调。微小RNA-21-5p(microRNA-21-5p,miRNA-21-5p)是miRNA-21分子之一,研究发现miRNA-21-5p也参与了BPD的发病过程,但miRNA-21-5p在BPD肺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调节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本实验通过建立高氧诱导新生SD大鼠BPD模型,探讨miRNA-21-5p在B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60只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高氧组大鼠置于封闭氧箱中(氧浓度为90%)喂养,制备新生大鼠BPD模型,对照组置于正常空气中(氧浓度为21%);于生后第1、4、7天,留取大鼠双肺肺组织标本,右肺肺组织用于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比较两组大鼠肺泡直径、肺泡腔切面面积及RAC变化;左肺用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肺组织中miR-21-5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比较两组大鼠生后第1天肺泡直径、肺泡腔切面面积、RAC及miRNA-21-5p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大鼠随着吸氧天数的增加,其肺泡直径、肺泡腔切面面积增大,RAC逐渐减少,miRNA-21-5p的表达呈减少趋势,生后第4、7天与生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大鼠日龄的增加,对照组大鼠的肺泡直径、肺泡腔切面面积减小,RAC逐渐增多,miRNA-21-5p的表达呈升高趋势,生后第4、7天与生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大鼠生后第4、7天的肺泡直径、肺泡腔切面面积、RAC及miRNA-21-5p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浓度氧暴露7天后可成功建立大鼠BPD模型;miRNA-21-5p可能通过表达下调在BP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