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早期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定期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观察各相关因素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07月至2011年01月期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并行头颅三维血管成像扫描(CTA)和/或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动脉瘤且排除心血管病史患者的相关资料。于入院当日、第3日、第7日定期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定量测定。对性别、年龄、Hunt-Hess评分、Fisher评分相关性因素采用卡方(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探讨不同组间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发生率的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检验,进行上述因素与aSAH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之间相关性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年龄组、Hunt-Hess评分高低组、Fisher评分高低组之间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Hunt-Hess评分高低组、Fisher评分高低组之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超敏肌钙蛋白I(TnI)、磷酸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升高有显著差异,而肌红蛋白(MYO)升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检验显示上述因素均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电图异常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易伴发心电图改变及心肌损伤标记物TnL、CK-MB、MYO升高,持续的时间较长,但多数可逆。2.对于Hunt-Hess分级高及Fisher分级高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ECG、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以便早期评估心肺功能情况,及时监护治疗。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内容,对党员、党的组织、党的干部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章修正案的精神实质,坚决贯
为在卷烟爆珠放行检验中准确检测出气泡缺陷爆珠,避免将污点、白斑以及胶皮粘附等非必检缺陷误识别为气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了一种高精度气泡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HSV(Hue,Saturation, Value)颜色空间中对图像进行分割,实现爆珠区域的精确提取;其次,对LoG(Laplacian of Gaussian)边缘检测算子进行改进,增强气泡轮廓,抑制其他缺陷轮廓;最后,根据气泡的"双液环
目的 探讨深圳市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梅毒螺旋体共感染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
为探究福建尤溪烟叶提取物中香韵特征成分及其对香韵的贡献,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 MS)对烟叶提取物致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35种主要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