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ARDS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基因,并探讨ARDS患者外周血中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估其在ARDS患者诊断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数据分析、GO和KEGG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的富集分析方法来分析筛选出ARDS相关的差异表达的miRNA。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者分为轻度ARDS组(200mmHg<PaO2/FiO2≤300mmHg伴PEEP或CPAP≥5cmH2O,n=20),中度ARDS组(100mmHg<PaO2/FiO2≤200mmHg伴PEEP≥5cmH2O,n=20),重度ARDS组(PaO2/FiO2≤100mmHg伴PEEP≥5cmH2O,n=40)和8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候选mi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80例ARDS患者和80例健康受试者中血清MMP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其临床意义;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候选miRNA表达、MMP2、APACHEII评分与的相关性,并对ARDS存活者及死亡者进行亚组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RDS预后的不良危险因素。结果:(1)通过挖掘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筛选出ARDS相关的3个miRNA:miR-155-5p、miR-1-3p、miR-34a-5p。(2)通过模块互作分析筛选出miR-34a-5p可以靶向调控MMP2,遂以MMP2进行下一步临床研究。(3)qRT-PCR结果提示miR-155-5p、miR-1-3p在ARDS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在健康受试者中呈现低表达,但经统计学计算得出在ARDS患者外周血中与健康受试者中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miR-34a-5p在ARDS患者外周血中与健康受试者中表达有显著差异,且随着ARDS疾病严重程度逐渐加重,miR-34a-5p表达逐渐升高,两两比较显示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4)ELISA技术检测四组受试者血清MMP2表达水平,不同严重程度分组患者血清MMP2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较中度、轻度明显升高,中度较轻度明显升高(P<0.05)。(5)ARDS患者外周血miR-34a-5p表达水平与MMP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46,p<0.01);(6)miR-34a-5p、MMP2与APACHEII评分成正相关(r分别为0.961,0.988,p<0.05)。(7)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II评分和miR-34a-5p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筛选出miR-155-5p、miR-1-3p和miR-34a-5p,作为ARDS患者相关的候选标志物;通过模块互作我们选取MMP2作为ARDS患者相关的候选标志物。(2)ARDS患者外周血miR-34a-5p呈高表达。(3)ARDS患者血清MMP2呈高表达。(4)miR-34a-5p或可靶向调控MMP2参与ARDS发生发展。(5)APACHEII评分和miR-34a-5p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