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与经济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元胞自动机(简称CA)与经济模型相互耦合,以进一步提高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土地利用复杂系统的表达能力,是当前基于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模型关注的热点和方向。本文以元胞自动机为实现方法,将阿兰索的地租理论作为元胞转换规则,将基准地价作为土地消费运用于模型之中,同时引入邻域密度,实现对模型的扩展,构建成元胞经济模型。以深圳市为例,将深圳市全覆盖的土地分为城市用地与非城市用地两种。模型以1996年为基年,模拟演变2001、2006年土地利用格局;并以五年为步长,模拟预测2011年、2016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显示:城市扩展以耕地、园地、林地为主,非城市用地主要转换为城市用地的工业用地、公共设施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城市扩展主要集中在商业中心区周围;工业用地与地价的相关性最高。通过对结果的精度检验,表明元胞经济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1)元胞经济模型的扩展:将原先互为独立的经济模型与元胞自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研究。(2)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系统的构建:将GIS空间分析功能、SPSS强大统计功能和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进行有效的集成,构建了一个紧密耦合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系统。(3)经济因素影响的强化:元胞经济模型强化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基准地价作为土地消费,能从宏观和微观的反映土地利用演变规律。
其他文献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重大工作目标,并且即将出台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与文化共生并同步发展,因此每个地名都蕴含了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文化内涵。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产生和消亡的地名信息资源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力量,也是解决城市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难题的共同出路。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
本研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闽江口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碳贮量及土壤主要元素的影响,为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闽江口宝贵的天然湿地资源
在全球变化研究热潮中,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焦点之一。聊城市农业资源丰富,垦耕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与近期(
能值分析方法将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统一标准的能值加以比较和研究,可以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有机联系起来,定量分析自然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有助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