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可引起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重要作物在内的多种作物菌核病的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而关于水稻纹枯病致病病原菌菌核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有较多报道,但主要集中于营养和环境因子等对菌核形成的影响,而在菌核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尽管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与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的相关基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菌株GD118不同生长时期的总RNA为材料,以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根据实验室抑制消减杂交(SSH)已获得的立枯丝核菌基因片段的ESTs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A、B、C、E、 F基因(双组分反应调节子、激活巨噬细胞糖蛋白、胞外金属弹力蛋白酶、亲环蛋白、内质网囊泡蛋白ERV29)的表达,以期找到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从菌核开始形成到菌核成熟的过程中,这五个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且菌核成熟时表达量最低,但是成熟后这些基因的表达量迅速恢复到之前表达量,并且之后表达量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这五个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的不同时期的表达有显著差异,从而提示这五个基因可能受菌核形成过程中胁迫条件的诱导表达。为了进一步了解差异表达基因在水稻纹枯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根据本实验室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已获得的CYP片段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然后通过RACE技术分别获得基因3’端包含多聚A尾的序列和5’端序列,最后获得了水稻纹枯病菌CYPcDNA全序列。水稻纹枯病菌CYP cDNA全长为684bp,经序列分析表明,含有一个长度为250bp的5’UTR,315bp的开放阅读框和119bp的3’UTR,命名为Rs-CY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这段氨基酸中含有多个保守区域,为亲环蛋白所特有。根据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真菌中的CY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均大于78%,表明我们已经成功她克隆到了Rhizoctonia solani AG-1IA的CYP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Rhizoctonia solani AG-1IA的Rs-CYP基因与Moniliophthora perniciosa的CYP基因亲缘关系最近。Rs-CYP基因的克隆和测序为将来研究其在水稻纹枯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