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信道/频偏估计及干扰抵消算法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抗多径衰落,并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协同通信(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技术作为一种以分布式形式开拓空间分集的传输技术,利用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被周围的中继节点收到的特点,通过信源节点与这些节点协作将信息经过不同路径传递到目的节点,从而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本文针对时变信道,研究了OFDM系统信道估计、频偏估计及干扰抵消算法,并将这些算法在OFDM协同通信系统中进行了衍生和扩展。 首先,本文研究了O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算法。我们先介绍了准静态信道条件下,常用的OFDM系统频域信道估计算法,如基于LS、LMMSE准则的信道估计算法。然后研究了时变信道条件下,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这里我们给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导频结合加窗DFT的信道估计算法,并利用发送数据的判决结果进行联合迭代信道估计,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我们随后研究了指数扩展模型(BEM),该模型可以通过较少的系数有效的对时变多径信道进行拟合。针对原有BEM模型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EM模型,从而可以更为精确的逼近时变信道。在改进的BEM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LMMSE准则的时变信道估计算法,并讨论了算法的复杂度和CRB性能下界。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在快变信道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其次,我们研究了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的干扰抵消算法。我们分析了由于信道时变所产生的载波间干扰(ICI)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基于导频信道估计的联合时域干扰抵消算法,从而在一个OFDM符号内实现了信道估计与时域干扰抵消的联合运用。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EM模型下的时频结合的干扰抵消算法。以上两种算法均可以在增加少量复杂度的前提下明显提高系统的性能。 随后,我们研究了时变信道条件下载波频偏(CFO)估计算法。首先我们分析了OFDM系统存在CFO条件下,接收信号的模型以及CFO产生的ICI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随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CFO估计算法,这里我们分别介绍了AWGN信道下的ML算法,及时变信道下的基于滑动窗的CFO估计算法。最后我们提出了基于BEM模型的导频CFO估计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最后,我们讨论了在引入协同通信技术下,OFDM接收机的设计问题。我们在介绍了协同通信(CO)系统,以及OFDM协同通信系统(CO-OFDM)的模型及发送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CO-OFDM系统常用的接收机结构及对应算法。随后将BEM模型扩展到协同通信系统的信道条件下,给出一种BEM结构的参数化协同通信信道描述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CO-OFDM系统的帧结构设计。在此帧结构下,给出了联合的频偏及信道估计算法,并将空频码(SFBC)引入到CO-OFDM中,从而在时变信道的条件下,实现了分集增益,提高了系统性能。最后本章还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两发两收结构的协同通信系统,通过设置特定的发送方式和发送帧结构,实现两个发送节点间互为中继,并在接收端形成Alamouti空时码结构,实现空间分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他文献
军事民用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精确高效地分析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而且这些电磁特性也一直是计算电磁学研究领域持久不衰的热点和难点。电磁问题的高效求解包含精度、效率和低内存需求方面的含义。随着所需解决问题的电尺寸的增大,单个个人计算机甚至服务器的速度和内存往往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的需求,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并行计算技术。近年来,并行计算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应用到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以及电磁
随着微电子系统、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成为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护理、交通控制、军事侦查等领域。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海洋盐度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洋环流的重要参数,海洋盐度的探测是确定海洋在气候系统中所起作用的关键。L波段(1401MHz-1426MHz)的微波辐射计遥感海洋盐度是测量盐度的最佳方
RSS技术是一种基于XML格式的网络内容包装和投递的协议,可以用于生成RSS新闻并以RSS频道的形式发布在网站上。通过RSS Reader订阅相关的频道,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频道,
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突然的断电轻者会给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带来影响,重者对于生产和社会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应急电源(Emergency Po
4G通信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为无线通信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种新兴的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利用日渐普
蜂窝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是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两种主要方式,但它们都需要固定基础设施的支持,不适合临时或紧急组网。无线自组织网(Ad Hoc网)无需基础设施支持,具有组网速度
随着通信业务量例如视频共享、高清电视以及云计算的急速增长,提高现有骨干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势在必行。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提高比特传输速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
高温超导薄膜在通信、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铊系高温超导薄膜临界转变温度相对较高,可以大大降低对制冷机的性能要求,降低成本。而 Tl-1223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