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篇章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篇章性。评估篇章共有七个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跨篇章性。关于衔接和连贯之间的关系至今已有很多研究。就衔接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章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篇章性。评估篇章共有七个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跨篇章性。关于衔接和连贯之间的关系至今已有很多研究。就衔接对篇章的连贯性所起的作用,韩礼德提出的观点曾经引起大量争议,尽管如此,本文仍然认为衔接,尤其是词汇衔接,确实为篇章的构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针对词汇衔接的两种类型,再现关系和搭配关系,我们发现前者比后者更易于辨识,因为通过重复、同义关系或上下义关系(在篇章分析中包括局部-整体关系),再现的词项往往与其前或其后的相关词项构成衔接纽带。本文中大多数实例选自《大学英语精读》(修订版)一至四册课文。正如这些实例所示,再现的词项具有句内和跨句衔接功能,从而在篇章的语言语境中形成相互关联的衔接链。除此之外,本文还揭示了再现现象与篇章类型和篇章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排比,再现词项所创造的文体效果。毫无疑问,对英语篇章中再现现象的研究也为我们在英语词汇、阅读和写作教学方面提供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大部分地区的英语教学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导致了课堂活动的组织结构也与以往不同。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主导阵
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世界观,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巧,也包括了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由于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
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语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关于技术在二十一世纪教育中作用的问题也得到颇多研究,我们己进入了一个技术与第二语言教学密不可分的新
自20世纪初,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对口译活动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口译的发展。其中,20世纪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直致力于语言哲学的研究,他后期的诸多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模因”指任何通过模仿而被复制传播的信息,最早由道金斯在其《自私的模因
功能文体学乃文体学流派之一,以韩礼德等的功能语法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至今,已越来越为广大文体学家所重视,成为文体学研究中最有生命力和朝气的
该文旨在对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从语言形式与主题精神相融合的角度进行文体研究,探讨美国黑人自话与黑人民族性的相互关系.语言在社会中孕育产生并随之发展,作为文
威廉·巴特勒·叶芝,这位伟大的爱尔兰人,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他一生发表诗歌约二十卷,剧本二十多部,并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评论叶芝及其作品
翻译活动是一种交际行为(communicatiOn),自然必须遵循交际的基本原则一重在成功地沟通.交际目的的差异,决定了判断这种沟通是否成功的标准也不相同.作为营销交际活动(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