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新的课程培养目标,对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进行整体的设置,对以往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各类课程上下贯通、相互整合,从宏观上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规划,厘定了培养方向和目标。广大师生也从微观课堂教学层面上投入了巨大的工作热情,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终端环节上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观层面上,编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程表方面的探求与研究还存在着严重缺失与不足,尤其农村中小学校在课程表制定方面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课程表编制的做法,对新课程的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编排课程顺序、如何安排各学科的时长、怎样使课程结构适合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兴趣特长等方面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探讨,课程表的制定没有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学生教师的需要,以行政决定为主,个人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课程表是课程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课程计划的首要环节,课程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实施新课程的效果,所以改革传统的课程表,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新课程课程表是我们每所学校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研究农村中小学课程表优化的背景,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农村中小学新课程课程表优化概述。首先界定了核心概念;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课程表编制的因素;继而阐明优化课程表的理念;制定了编制课程表的原则;最后叙述了优化课程表的意义。第三部分,农村中小学课程表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介绍了研究方案的设计,阐释了研究目的、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选择了调查样本;对课程表现状调查做出了分析,初步得出一些结论,分析了现行课程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农村中小学课程表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要想优化课程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引起学生对课程表的关注,分析课程表的编制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另外,编制课程表的机构必须完善,必须注重课程表编制的科学性;学校应该加强对课程表的管理和保证课程表使用过程中的执行力。第五部分,结论,总结本次研究的结果,指出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