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水热技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原料合成了六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钒簇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Zn(phen)(H2O)V2O6]1,[NH4]2[Zn(phen)3]2[Zn(phen)2(H2O)2][V16O38(Cl)]·5H2O 2,H3[Cu(phen)2]5[V16O38(Cl)]·3H2O 3,H3[Cd(phen)2(H2O)(Cl)][{Cd(phen)2(H2O)}2{V16O38(Cl)}]·3.5H2O 4,H3[Cd(phen)3][{Cd(phen)2(H2O)}2{V16O38(Cl)}]·3.5 H2O 5和[Fe(phen)2]2[As8[V14O42(H2O)0.5]·H2O 6。利用单晶X-ray衍射测定了这六种化合物的结构,并初步探索了影响它们结构的因素。化合物1是由[V4O12]4-钒簇被[Zn(phen)(H2O)]2+配合物片段键合形成的一维带状结构,并在带中产生了六金属12元的[Zn(phen)2V4O12]环,phen基团修饰在带的两侧。化合物2、3、4和5都是笼型钒十六簇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在化合物2、3中,[V16O38(Cl-)]8-是非共价键连的“裸露”的阴离子簇,这在钒氧酸盐中是首次合成的。化合物2由[V16O38(Cl-)]8-簇离子和两种Zn配合物阳离子:[Zn(phen)2(H2O)2]2+和[Zn(phen)3]2+组成;化合物3由[V16O38(Cl-)]8-簇离子和五个[Cu(phen)2]+Cu(Ⅰ)阳离子组成,并且这些亚铜阳离子配合物和[V16O38(Cl-)]8-簇阴离子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构筑成类沸石的超分子三维孔道结构。在化合物4、5中,[V16O38(Cl-)]8-键合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形成零维的钒十六氧酸盐衍生化合物,这样的零维结构也是首次合成的。化合物4由对映体[{L/D-Cd(H2O)(phen)2)}2{V16O38(Cl)}]4-和L/D-[Cd(Cl)(H2O)(phen)2]+组成,通过超分子作用,它们依次形成超分子手性链,外消旋化的二维层和三维孔道结构,阳离子L/D-[Cd(Cl)(H2O)(phen)2]+成对填充在这些孔道中。为了探讨了不同的手性阳离子对化合物结构及空间排布方式的影响,我们合成了化合物5,并对化合物4、5结构进行了对比讨论。化合物6由笼型砷钒簇阴离子[As8V14O42(H2O)0.5]4-和两个铁配合物阳离子[Fe(phen)2]2+组成,[Fe(phen)2]2+配合物通过强烈的π-π叠加作用形成一维的超分子链,进一步和笼状[As8V14O42(H2O)0.5]4-的氢键作用堆砌成三维超分子框架。在本文中还对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