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岳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依托的重要根据地。太岳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在抗战前夕,广大农村妇女是不参加生产劳动的,认为去田间劳动是羞耻的事情,她们都以家务劳动为主,不参加家务之外的生产劳动,并认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因此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上均没有应有的地位。但在抗战爆发以后,太岳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开始树立了“劳动光荣”的观念,纷纷走出家门,广泛参加农业、纺织业及其它副业的生产劳动。对于妇女在抗战爆发后的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改变的研究,本文将对充实太岳革命根据地研究和妇女运动史研究献出微薄之力。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意义和国内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动员的必要性和手段。在太岳革命根据地存在的12年时间里,残酷的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根据地男劳动力短缺、耕畜和粮食缺乏等问题以及妇女解放的需要都使根据地政府必须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成为一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根据地政府运用政策动员、组织动员、思想教育动员和典型示范等四种手段进行了强大而全方位的动员工作。第三部分论述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妇女的生产劳动概括。从根据地妇女参加农业、纺织业和其它副业三种形式来分析。根据地妇女在田间劳动的活动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高潮阶段等三个阶段,她们在各个阶段的活动各有其特点并不断逐渐深入;纺织运动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中取得的成果最大,并且是妇女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妇女参加其它副业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在太岳革命根据地完成使命之时,广大农村妇女已基本全部参加到生产劳动之中,在根据地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第四部分分析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妇女在参加生产劳动中的五大特点。她们在生产中实行“劳武结合”、学习生产知识、进行劳动竞赛、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以及解决妇女问题相结合的生产劳动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妇女生产劳动的发展。第五部分评价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妇女的生产劳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对保障长期革命战争的胜利、提高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以及唤醒妇女思想觉悟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她们的生产劳动毕竟是在战争和革命的背景环境下,由根据地政府通过强大的宣传动员能力组织起来的妇女大生产运动,从而使妇女的生产劳动不可避免的具有战时性、革命性和被动性、男性化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