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材料的反应挤出是一种集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挤出为一体的技术,具有反应周期短、能耗较低、环境污染小和成本较低等优点。本学位论文首先通过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分析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对PP反应降解的影响;其次,通过动态硫化法挤出制备80/20PP/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性弹性体,研究DCP含量对其流变性能、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PP/EPDM动态硫化反应过程的机理;最后,对PP和PP/EPDM热塑性弹性体进行挤出发泡,并研究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对所制备的PP-g-MAH进行流变测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CP含量从0.2phr提高到0.6phr,使PP-g-MAH的剪切黏度较明显提高,MAH接枝率较明显降低;当DCP含量继续提高到1.0phr时,PP-g-MAH的剪切黏度明显降低,MAH接枝率明显提高。因此,控制DCP含量,使反应挤出过程中接枝反应与降解反应之间的竞争达到平衡,可减少PP的降解。对动态硫化法挤出制备的80/20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相形态和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0.01phr的DCP和2phr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动态硫化挤出制备的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即T2样品)中大部分未硫化的EPDM相的液滴直径约为0.1~0.4μm。T2样品的凝胶含量较大,熔体强度达1.8cN(分别是PP和PP/EPDM简单共混物(即T0样品)的1.8倍和1.6倍),低温(-20℃)冲击强度高达40.0kJ/m2(分别是PP和T0样品的30.0倍和6.2倍)。与PP发泡样品相比,T0发泡样品整个脆断面的泡孔分布明显较均匀;与T0发泡样品相比,T2发泡样品的泡孔平均直径较小,泡孔密度较大,体积膨胀比较大,泡体密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