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酒店发展研究——以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旅游业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人之一,至2035年之前,每年的碳排放量在以2.5%的年平均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5月的哥本哈根举办了气候变化商业峰会,开会期间世界经济论坛做了《迈向低碳旅游业的报告》,倡议大家应在交通、住宿、餐饮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积极响应并加大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视,并把节能减排纳入到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而且鼓励酒店业积极节能降排。发展低碳酒店已成为酒店节能降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学者与酒店从业者对低碳环保的探索,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也逐渐融入到酒店的建设、运营管理中。本文在前期准备上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平台进行了大量文献的检索、筛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阐述了低碳酒店的概念,探讨了低碳酒店的特征,总结出低碳酒店的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酒店低碳设计、低碳设备技术、酒店低碳管理、低碳引导、酒店碳汇和酒店用能结构等方面。  本文探讨了低碳酒店的发展现状,并对以低碳微排为特点的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进行案例分析,指出了发展低碳酒店是环境保护、国家政策和酒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从酒店低碳设计、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低碳引导、酒店碳汇和用能结构六方面分析了案例酒店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又探讨了酒店低碳发展存在的不足,对其他酒店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最后,综合本文对低碳酒店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案例的分析基础上,分别从酒店内部环境——酒店设计、能源结构、管理、人才、低碳意识与酒店外部环境——低碳引导、行业平台、酒店宣传与品牌形象等诸方面,提出低碳酒店发展的对策建议,用以降低酒店成本、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在环境保护上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以福建某农贸市场暖通工程出现的问题为例,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反馈,以及对半地下室农贸市场的通风空调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案和设计过程所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半地下室;农贸市场;风机噪音;空气净化;气流组织;舒适性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的享受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良好的居住和购物环境也日益为人们所追求。因此,舒适性空调成了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关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产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发展问题为出发点,从安全问题、空间环境问题、文化建设问题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有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应对策略,详细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的策划与应用,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  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体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种类繁多,例如地铁
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占有率最大的国家。国内消费者为什么热衷于购买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源于产品或服务满足其价值需求的能力。消费者的购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immon曾指出:“组织的问题不在组织本身,而在有关的人。”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渴望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有着明确的目标,在工作中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科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文章从新工科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出发,阐述新工科在新技术、新业态
随着如今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随之加强,而良好的产地形象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评判的重要支撑。因此,众多农产品企业借助产地形象,力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