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岛海域虾蟹类资源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南麂列岛海域虾蟹类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情况进行了研究,文中所用数来自于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9月(夏季)在南麂列岛海域进行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生物量和丰度作为虾蟹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该海域虾蟹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共鉴定出有虾蟹类虾蟹48种,其中虾类25种,隶属于9科17属;蟹类23种,隶属于8科14属。不同季节虾蟹类种数为:秋季(30种)<春季(29种)<冬季(27种)<夏季(24种)。四个季节共有种为12种。春季、夏季和秋季都是仅有唯一优势种三疣梭子蟹,冬季为细巧仿对虾、日本蟳和三疣梭子蟹3种,三疣梭子蟹为全年唯一优势种。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均以夏季为最高。南麂列岛海域虾蟹类群落结构主要以k选择的物种为主,群落系统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2)多样性指数(H)以冬季为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四个季节变化较大,春季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夏季为最低。均匀度指数(J)四个季节相差不大,其中以春秋季为最高,夏季最低。  (3)春季、夏季、秋季可以分为两个组群,冬季可以分为三个组群。ANOSIM分析部分群落间大部分差异显著。SIMPER分析可知,各季节组内平均相似性均比较低。季节间组间平均相异性春季-夏季间较高,冬季-春季间平均相异性较低。  (4)秋季和冬季生物量和丰度对水深、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受环境因子影响强烈,而春季和夏季生物量和丰度相关性较弱,虾蟹类生物量和丰度随水深垂直分布明显;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盐度等环境因子对南麂列岛海域虾蟹类多样性指数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与该海域多变的复杂的底质、地形特点有关。
其他文献
从1949年以来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超低温保存种质细胞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特别是在家畜推广良种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海洋动物种质细胞保存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鲑鳟鱼类和
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英文名为Atlantic cutlassfish,俗名细尾带鱼、白带鱼。属辐鳍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体形较扁,较长,尾部细如鞭,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在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