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凤仙花属植物的五大热点分布区之一,有270余种。凤仙花属植物花部构造高度精巧变异且花色多样性展示出对传粉昆虫的适应性,是研究植物进化的理想材料。本文选择生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自然保护区的3种中国特有的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 Franch.)、蒙自凤仙花(Impatiens mengtszeana Hook.f.)、麻栗坡凤仙花(Impatiens ma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凤仙花属植物的五大热点分布区之一,有270余种。凤仙花属植物花部构造高度精巧变异且花色多样性展示出对传粉昆虫的适应性,是研究植物进化的理想材料。本文选择生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自然保护区的3种中国特有的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 Franch.)、蒙自凤仙花(Impatiens mengtszeana Hook.f.)、麻栗坡凤仙花(Impatiens malipoensis S.H.Huang)和生于贵州省赫章县阿西里西韭菜坪主峰的中国特有的睫毛萼凤仙花(Impatiens blepharosepala Pritz.ex Diels)来开展该属的种间传粉生态学研究,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四种凤仙花的主要传粉者有哪些,有无差异性?(2)凤仙花属的繁育系统是怎样的,为什么睫毛萼凤仙花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低?(3)种内花色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传粉昆虫的行为与繁殖成功?(4)不同的花部结构对传粉昆虫的吸引作用如何?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我国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态学和系统进化的资料,为该属植物的繁殖、保护、进化和资源开发等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滇水金凤和麻栗坡凤仙花的最有效传粉昆虫为短头熊蜂,蒙自凤仙花的最有效传粉昆虫为熊蜂sp.,睫毛萼凤仙花的最有效传粉昆虫为白背熊蜂。四种凤仙花属植物均具有自交和异交的混合交配繁育系统。花粉数量而不是花粉来源和生境地的气候条件导致了睫毛萼凤仙花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低。白背熊蜂对生长在一起的两种不同颜色的睫毛萼凤仙花具有不同访花频率,结合海洋光谱仪测量得到的不同花色的光谱数据并使用R软件分析和构造蜂类视觉空间模型结构图,结果表明深红色花瓣的睫毛萼凤仙花在白背熊蜂的视觉中更具有表达优势。唇瓣可能是滇水金凤花部组成中的重要结构,对传粉昆虫传播花粉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保障传粉成功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直觉作为一种观看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风景画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艺术家观察自然的角度和方法,每个艺术家都通过各自的方法去观看世界,在作品中呈现出风格各异的表现性,这是当代绘画艺术家追求的核心价值。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当代西方风景画,西方风景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在现当代艺术不断发展中有着明显的表现性特征,这是艺术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与思考。本研究的切入点是直觉,直觉作为一种观看方式,在不同个体
种内性状变异是功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植物种内性状变异的驱动因素,对于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种内性状变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探讨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性状如何发生变化。分析生长发育过程如何塑造植物的种内叶性状变异,有助于加深对于种内叶性状变异驱动因素的认识。森林内,随着个体生长发育过程的推进,植株的体型变大逐渐接近林冠层,其叶片所接收的光照和水分运输等过程发生着定向变化
随着文旅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化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体验经济时代,博物馆旅游成为了更多游客选择的文化旅游载体,游客对于旅游的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偏重于追求博物馆旅游产品中个性化和体验化的一面。我国博物馆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发展也十分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在运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产品供应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为了促进博物馆旅游的快速发展,从满足博物馆游客对个性化的需求的视角出发,研究游客在博物
陆生贝类种类多、繁育快、分布范围广泛且群体数量大,是一类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在贵州、云南等地部分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本底调查,但仅限于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的基础研究,而围绕喀斯特地貌与陆生贝类关联性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已有的贵州省陆生贝类样本数据,结合实地采集调查,系统地整理了贵州省陆生贝类的物种组成和区系分布,对贵州总体陆生贝类的资源特点作以初步研究,探讨
松树林占我国森林面积1/5以上,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近年来松材线虫病扩散加剧,严重威胁我国松林安全,因此,快速、准确获取松树林分布对林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以Landsat 8和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区域,筛选最优特征进行松树林识别,并对比分析不同分类器(随机
为了提高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组培苗的抗旱能力。首先以三月半龄的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锻炼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组培苗,测定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最佳的渗透胁迫锻炼方式。其次使用筛选出的最佳渗透胁迫锻炼方式处理三月半龄的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处理完移栽成活,一方面正常管理,连续测定四个月的形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等多种生理过程,为了解钙与‘红阳’猕猴桃的苗木生长及其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探寻‘红阳’猕猴桃的高效补钙方法。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材料,通过盆栽控制实验,对其组培苗喷施不同浓度(0、0.6、1.2 g/L)的螯合钙(EDTA-Ca)溶液,探究钙对‘红阳’猕猴桃组培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根系硬度及其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实验,以不同形态的外源钙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作为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的益生优势真菌,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及次级代谢产物对茯砖茶口感和保健功效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冠突散囊菌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功能未知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在常规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沉默基因簇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为充分挖掘利用冠突散囊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本研究采用过表达全局性次级代谢产物调控因子的策略激活沉默基因簇。在冠突散囊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