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微生物来源PKS/NRPS合成基因(簇)的筛选及其初步功能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yu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环境是一个具有高压、低温(部分区域如热液口为高温)、厌氧、极端pH等特点的极端环境,然而它却占地球表面积的49%,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深海微生物具有一些特异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导致深海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化学结构奇特、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特殊结构天然产物,对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药物作用新靶点、新机理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在这些具有药效作用的天然化合物中,聚酮化合物(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化合物(NRPs)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的研究也是针对这两类化合物的。   目前,对PKS、NRPS的研究表明虽然聚酮化合物(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化合物(NRPs)结构千差万别,但其生物合成过程却极具规律性,而且PKS、NRPS这两种酶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为聚酮类化合物和非核糖体肽合酶的基因筛选提供了基础。   本文从可培养和不可培养两种途径对深海环境微生物来源的PKS/NRPS合成基因簇进行筛选及其功能活性分析。可培养途径是通过深海沉积物样品分离获得的深海真菌,对其进行含PKS/NRPS基因簇的筛选,然后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活性检测,最后对其中细胞毒活性良好的菌株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不可培养则是通过对用深海沉积物构建的宏基因组fosmid文库,使用PCR方法进行含PKS/NRPS基因簇的克隆子筛选,并对筛选到的克隆子做测序分析和发酵产物活性分析等,期望为未来先导化合物分离及组合生物合成提供新的生物元件。   经过两轮PCR筛选后,在6个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含PKS/NRPS基因簇阳性克隆子,该基因簇序列初步推测为新的基因簇,但在克隆子里未得到表达,因而无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在可培养的深海真菌中发现多株含有PKS/NRPS基因簇的真菌,它们有不同程度的抗茶叶病菌活性及细胞毒活性,选取了7-1和38号菌株进行次级代谢物的化合物分离与鉴定,最后分离到并分析出了两个生物碱类的化合物的结构,然而它们有何特性以及与PKS/NRPS基因簇有何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要从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含完整的PKS/NRPS基因组且能表达产生活性物质的克隆子,还有难度,效率还较低,技术不够成熟,宏基因组文库的PKS/NRPS基因簇筛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深海来源的真菌是可行的,它有助于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
其他文献
传统的磁性颗粒具有密度大的特点,限制了其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如磁性颗粒密度大引起磁流变液沉降及隐身技术中传统吸收剂密度大使飞机增重等问题。若能降低磁性颗粒的密度,就
铜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重要金属。随着铜矿石开采品位的逐渐下降,难以处理矿石的增加,湿法炼铜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的炼铜方式。湿法冶金工艺一般由浸出、萃取、电解三部分组成
酰胺、亚酰胺类共轭聚合物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光电领域的研究,其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目前有机光电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5-烷基-4H-噻吩[3,4-c]-吡咯-4,6(5H)-二酮(TPD)具有结构对称,平面性较好和吸电子较强等特性,TPD衍生物作为p型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半导体材料领域具有突出性能。给体(D)-受体(A)聚合物结构单元间“链接”方式及分子内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可以调整聚合物平面性,带隙及能量迁移
随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含毒害污染物的废水排向环境之中,这无疑造成了城市水环境的污染并严重威胁着人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早有文献记载,纳米材料在去除典型污染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