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Ti-V合金位移相变与塑性变形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钛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和韧性、低的弹性模量、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及易加工性,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它们成为在严苛环境中使用的先进工程材料最具吸引力的选择之一。β钛合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位移相变(主要包括β→α’/α’’马氏体相变和β→ω相变)的过程及其产物与塑性变形机制(主要包括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受合金β相的稳定性影响,而β相稳定性又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成分。而对于β钛合金位移相变和塑性变形系统性的研究尚未被报道。鉴于V是钛合金中最常见的强β相稳定性合金元素,因此,以Ti-V合金作为模型合金来研究β钛合金的相关性能有着相当高的普适性。第一性原理结合虚拟晶胞近似(VCA)的方法被证实可以非常准确的计算无序合金的基态性质和广义层错能等性质。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结合VCA,利用德拜模型、派纳模型(Peierls-Nabarro model)以及广义层错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V含量对βTi-V合金马氏体相变、ω相变、位错滑移以及{112}<111>孪生变形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虚拟晶胞近似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Ti-(030%)V合金中β相、马氏体相(α’和α’相)和ω相的基态性质和相关弹性性质随合金元素V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β相、α’相和ω相的晶格常数均单调线性减小,α’相a单调增大,b、c以及原子重排y均单调减小。三个相的能量比较结果显示,ω相和马氏体相相对于β相的能量差随V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但始终都小于0。同时,β相的机械稳定性随V含量增加而单调增大,α’相的机械稳定性则单调减小,两个相满足机械稳定性判据的临界合金浓度分别为25%和15%,α’相和ω相均满足稳定性判据,Ti-V合金α’/α’相界的临界成分点为10%。三个相的体模量B基本相等,ω相的弹性性能G和E始终最大,其次是马氏体相的,β相的弹性性能G和E最小。2、系统研究了βTi-(030%)V合金中β→α’/α’’马氏体相变和β→ω相变随合金元素V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德拜模型,计算得到了Ti-V合金亚稳无扩散相图。研究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β→α’马氏体相变和β→ω相变的转变温度单调减小,而α’→ω的转变温度单调增大。在βTi-(030%)V合金中β→α’/α’’马氏体相变和β→ω相变均引起了体积的减小,且两者所引起的弹性应变能都非常的小。在0K下,β→α’/α’’马氏体相变和β→ω相变均未出现能垒,当温度升高时,在β→α’/α’’马氏体相变中依旧没有出现能垒,而在β→ω相变中开始出现能垒,且β→ω相变的能垒随温度和V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大。3、根据广义层错能理论,系统研究了βTi-(2050%)V合金位错滑移和{112}<111>孪生变形随合金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110}<111>、{112}<111>和{123}<111>滑移系的广义层错能层错能均单调递增,三种滑移系的稳定层错能的大小顺序为γsf{112}<γsf{110}<γsf{123},不稳定层错能的大小顺序为γus{110}<γus{112}<γus{123};且Ti-V合金的γsf/min{γus}随V含量的增加单调增大,但始终小于1。三种滑移系的位错宽度均随V含量的增加单调减小,位错宽度的大小顺序为x{110}>x{112}>x{123}。三种滑移系的全位错滑移的临界Peierls应力均随着V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临界Peierls应力的大小顺序为s{110}<s{112}<s{123}。Ti-V合金的{112}<111>孪生变形的孪晶核层数为3层,其孪晶界为等腰孪晶界。随着V含量的增加,{112}<111>孪生变形的广义层错能均单调上升,{112}<111>的孪晶迁移能γTBM也单调递增,且γustwin始终大于γTBM。Ti-V合金孪生变形的能垒Δγtwin和全位错滑移的能垒Δγslip均随V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大;而Δγtwin始终小于Δγslip。{112}<111>孪生变形的临界孪生应力随着V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要比位错滑移的临界Peierls应力小。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V含量对βTi-V合金位移相变与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规律,确定了Ti-V合金不同相稳定存在的临界浓度范围,揭示了Ti-V合金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解释了实验上观察到的βTi-V合金位移相变产物的形成原因,阐明了βTi-V合金中不同滑移系的位错滑移以及位错滑移与孪生变形之间的竞争关系。
其他文献
剪切应力是流场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物理量,在运载工具减阻、医学疾病诊断及军事装备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多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式结构可以同时对剪切应力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测量,是实现主动闭环流场控制的前提。热传递法和柔性聚合物薄膜相结合的剪切应力微传感阵列能够具备良好的柔性特征,适用于非规则壁面处的剪切应力测量。本论文中的微传感阵列具有非悬空热线、聚酰亚胺-铂-聚酰亚胺三明治结构、集中引线与独立引线
泡沫夹层结构通常是由金属面板和泡沫芯层胶粘而成,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比模量高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提供保温、隔热和降噪功能。此外,球壳结构的内部空间大,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的整流罩、燃料贮箱、压力容器以及深海探测设备等同时具有承载性能和特殊功能要求的零件。该类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特点和吸能特性等是实际构件在复杂环境中服役性能高可靠性的制约因素。泡沫夹层球壳中异质多层材
如今,直喷汽油机以其良好的瞬态相应,优越的燃油经济性能成为乘用车动力系统的主流技术。然而,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对于车辆排放的法规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作为乘用车最主要动力来源的汽油机,其性能和能耗的表现也愈发受到重视。对于当今直喷汽油机存在的油耗、颗粒物排放以及循环变动等问题,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高压直喷技术存在其局限性,而闪沸喷雾可以在较低的喷射压力条件下产生雾化效果优越的燃油喷
据我国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安全问题。随着近年来智能车载设备的发展,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开始利用车辆自组织网络技术来预防交通安全问题和改善交通环境,例如美国的IntelliDrive(sm)、VSC,日本的Smartway,ASV,ITS-Safety 2010,欧盟
以人为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探究、参与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与互动过程中,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以此体现出学生的全过程参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与常规海洋浮式结构物相比,超大型浮体由于尺寸巨大,在波浪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与刚体位移具有相同的量级,对其响应和受力进行求解时必须考虑波浪运动与结构变形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近海或近岛礁建造的超大型浮体以及连接峡湾的浮桥等,其所处的海底很多情况下不再平坦,且由于变化的海底地形以及周围岛礁的影响其所处的风浪流环境也将沿浮体长度方向发生变化,需要考虑随空间变化的波浪场对超大型浮体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
近年来,拓扑绝缘体引起了物理学研究者广泛的兴趣。电子在发生拓扑相变的拓扑绝缘体的界面上具有单向传输的稳定性,这使得其在实现新型的电子器件方面具有诱人应用的前景。因此拓扑绝缘体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并且该概念也很快渗透到了光学、电磁学、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等物理学的其他学科方向。本博士论文研究了拓扑系统对传统的布洛赫振荡的影响,并研究和发现了若干特殊的线性和非线性拓扑本征态。主要研究工作和
LNG船液货舱的绝热材料性能不仅会影响液货舱温度场的分布和蒸发率的变化,而且直接关系到LNG船运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论文针对LNG船NO96型液货舱的低温特性,制备了一种憎水型膨胀珍珠岩绝热材料。通过在其颗粒表面进行覆膜的工艺,将其从亲水性改变成憎水性,以降低其吸水性能。同时,设计和建造了双试件防护热板装置测量其液氮温区的导热系数,建立了LNG船用憎水型膨胀珍珠岩导热系数的数据库,并分析了憎水型
建筑结构设计应保证罕遇地震等灾害荷载下的结构不发生倒塌,这样房屋内部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便可得到有效保护,但若倒塌不可避免,那么至少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倒塌模式来拓宽被困人员的生存空间,这对于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震后救灾和家园重建也有重要意义。历史的震害表明,建筑结构及其主要构件的不“合理”倒塌破坏已成为遭遇强震作用袭击时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的主要根源。结构的不同倒塌模式直接导致不同的破坏后果,
随着对内燃机超高效率和近零排放的不断追求,迫切需要人们准确掌握实际燃料在发动机缸内的精准物理化学过程。但实际柴油组分十分复杂,一般包含上百种甚至上千种组分,且组分及其比例均存在不确定性。针对实际柴油组分的复杂性、波动性,采用有限组分且比例确定的混合物构建合理的柴油模型燃料,使其理化性质、应用性能与实际柴油相同或接近,对柴油燃烧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柴油模型燃料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