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由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非线性负荷运用越来越多,造成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电能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电网谐波补偿成为了必要。随着谐波污染加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由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非线性负荷运用越来越多,造成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电能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电网谐波补偿成为了必要。随着谐波污染加大,大容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技术将成为了实际应用的主流。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容量的基于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首先从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出发,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推导了该结构的数学模型。分析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及谐波补偿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公式推导阐明了三电平SVPWM调制原理。然后讨论了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两个主要缺点,直流侧中性点电位漂移和个别开关出现热过载的情况。针对直流侧中性点电位漂移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优化算法来控制中点电位。而对于内外管损耗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是采用的策略是利用冗余小矢量对逆变器过热开关重新分配负载,使得过载开关上的负载减少,热量从受影响的开关转移到其它开关,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接着设计了一种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辅助电源。该电源在启动时采用电网供电,在逆变器直流侧电压达到额定值时,从逆变器直流侧储能电容的下电容取电。开关电源的最大输入电压仅为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额定电压的1/2,并且在逆变器主系统突然掉电后,开关电源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保证了掉电后保护动作依然能可靠执行,提高了逆变器主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了储能电容放电回路,使得系统正常工作时,放电回路无损耗,当逆变器直流侧掉电后,给储能电容提供放电回路。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辅助电源的可行性。接着对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理论部分进行了仿真分析,包括谐波检测,谐波补偿及SVPWM算法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实验平台。先对系统主电路各个参数进行了设计,介绍了逆变器的设计过程以及LCL滤波器的参数选择,对控制板采样电路和驱动电路进行了设计。然后给出了实验平台系统的软件主程序、直流侧电压控制程序、谐波电流检测和AD子程序流程图。最后分析了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电力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却决于变压器的运行条件,而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变压器的运行温度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变压器冷却监控系统对变压器
针对包头钢铁公司热电厂#6发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研制开发了转子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系统。首先基于故障发生时励磁电流相对增加而无功功率却相对减少的征兆,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辨识励磁电流的理论计算值,依据它与励磁电流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诊断故障。然后研制开发了包头钢铁公司热电厂#6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系统,功能包括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数据采集、存储、故障诊断、历史
合金电磁细化工艺是新兴的液态金属处理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研制适合研究项目的专用脉冲电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全桥DC/DC变换器加斩波式电路的输出方案,设计了小功率模拟电源样机。全桥DC/DC变换器采用移相PWM控制方式,利用原边高频变压器漏感、阻断电容以及IGBT内部寄生二极管配合滞后桥臂串联二极管,实现变换器超前桥臂的零电压开关(ZVS)和滞后桥臂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模态的压电变压器,包括基于厚度剪切模态的圆筒结构压电变压器、基于扭转模态的壳结构压电变压器和基于厚度扭转模态的多层矩形板结构压电变压器。并以基于厚度模态的板结构变压器为例讨论了变压器在共振点附近的非线性行为。第一章对压电变压器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从不同研究方向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及其发展,并将所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类总结。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牵引变压器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向电力机车提供合格电能、并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决定新作用。由于我国电气化铁路的迅猛发展,大量微机继电保护保护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苏州玉雕、刺绣等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迅速的形势下,苏州灯彩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本文以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为目的,以调研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分析苏州灯彩发展困境的原因,思考促进苏州灯彩传承、拓展的一些途径。 灯彩,又叫“彩灯”、“花灯”,俗称“灯笼”。悠悠数千年来一直活跃于我国民俗生活之中。一般认为,中国灯彩依托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兴于隋唐,在南宋更为发达,明清尤为风行。因而,
铜冶炼工业是国家最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近十几年来,尽管我国铜冶炼工业发展很快,但是铜的消费量也在急剧增长,目前国内铜的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所需量。在此背景下,铜冶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