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尤其在2011年的新课程标准出版之后,学者专家大力倡导小学语文教师应由“教教材”的教材观转向“用教材教”的教材观。然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材观现状怎样?教师们所持的教材观离“用教材教”的教材观还有多大差距?教师们在转向“用教材教”的教材观时有哪些制约因素?怎样帮助教师们顺利转向“用教材教”的教材观?这些问题却少有专门的研究。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特定样本的调查研究,来详细把握这些问题的状况,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完善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大部分:第一,绪论部分。绪论主要分为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研究意义这四方面。其中,问题缘起主要通过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这四个方面阐述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主要是从国外教材观的研究综述、国内教材观的研究现状以及以往研究的不足这三个方面对该研究问题的以往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二,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界定。论文按“教材”、“观念”、“教材观”和“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这四个概念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对“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概念进行了分解与融合,使该概念更加明确、具体。第三,调查研究的设计。该设计主要包括问卷研究的设计和访谈研究的设计。其中,问卷研究的设计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的目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框架、问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问卷样本的选择这四个方面;访谈研究的设计也相应地包括访谈研究的目的、访谈调查的分析框架、访谈提纲的设计和访谈样本的选择这四个方面。第四,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现状调查。论文主要从教材本质观、教材目标观、教材内容观、教材结构观和教材使用观这五个维度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呈现了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现状。第五,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材本质观、教材目标观、教材结构观和教材内容观上都基本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但在教材的使用观上却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封闭性、被动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对研读教材的价值与方式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取向失衡,三是教师的教材重组意识淡薄。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为繁琐紧张的教师生活、低效的教材研读活动、无奈的应试教育体制和模糊的“用教材教”的教材观。第六,改善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若干建议。针对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论文提出了若干改善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观的建议:教师应明确并树立“用教材教人”的教材观;学校应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自由宽容的环境;学校内外应创立互动、合作、共享的教材研讨活动:教育评价方式应由单一转向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