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候鸟栖息地颗粒有机质的来源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湖泊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湖泊体系的生态系统逐渐退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泊的生态发展。通过对湖泊各种环境影响指标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湖泊流域的水环境、水体特征、富营养化状况,甄别营养物质的来源。鄱阳湖主要来自五大河流的水源,因为季节性降雨,年内水位变化显著,丰水期一片汪洋,枯水期鄱阳湖周边出现较多的积水洼地,成为封闭的小湖泊。鄱阳湖主体航道水流较快不容易积累营养物质,而周边小湖泊水流缓慢容易积累营养物质,出现富营养化。本研究以鄱阳湖周边的小湖泊-大湖池和沙湖为研究主体,这两个湖泊也是鄱阳湖冬季候鸟栖息地,通过水质参数、阴阳离子浓度、碳氮同位素分析大湖池和沙湖水体理化参数随水位变化的情况,揭示水环境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碳氮同位素技术示踪湖泊水体中颗粒有机质的来源。水质理化特征表明,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和铵氮(NH4+-N)在10月和12月偏高,而在5月水位上涨时最低。硝酸盐氮(NO3--N)浓度在5月明显偏高,其他月份差别不大。总氮(TN)浓度在12月最高(两湖分别为2.7±0.4和2.4±0.5mg/L)。10月鄱阳湖退水后,TN浓度相对其他月份不高,但TP浓度较高,分别为0.27±0.01和0.33±0.02 mg/L,叶绿素a(Chl-a)浓度最高,分别为10.4±1.2和15.6±1.7μg/L。5月涨水时是Ⅲ类水质,中营养化;8月丰水期是Ⅲ类水质,初等富营养化;枯水期是Ⅴ类水质,富营养化。阴阳离子主要是以HCO3-和Ca2+、Na+离子为主。湖泊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阴阳离子之间的浓度差别较为明显,枯水期湖河分离,湖泊与相邻河流的阴阳离子浓度相差较大,丰水期由于河水进入了湖内,河湖离子浓度差异不大。碳氮同位素特征表明,在不同水位条件下,悬浮有机质的δ13C和δ15N均存在差异显著性。沙湖5月水位上涨,悬浮有机质δ13C最正,均值-26.4±0.9‰,10月退水后,δ13C最负,均值-31.2±1.1‰。悬浮有机质δ15N值在5月和8月较低(范围+3.5‰+5.5‰),10月也相对较低,均值为+6.1±0.6‰,而12月相对较高(+7.3‰+10.8‰)。悬浮有机质C/N值在10月最低,均值为6.5±0.6,小于7,与其它各月的C/N有显著差异。大湖池悬浮有机质碳氮同位素各月的变化趋势与沙湖类似,并且两个湖泊在相同月份的δ13C、δ15N或C/N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大湖池的δ13C和δ15N比沙湖的δ13C和δ15N均值略偏正0.10.5‰,C/N比沙湖的C/N略偏低00.4。有机δ13C、δ15N结合C/N示踪表明,大湖池和沙湖的悬浮有机质在5月水位上涨和8月丰水期主要来源于河流运输的土壤有机质,表层沉积物对5月悬浮有机质也有一定贡献,水生浮叶植物对8月悬浮有机质有一定贡献;10月秋季退水后悬浮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表层沉积物有一定贡献;12、3和4月冬春季枯水期悬浮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表层沉积物,候鸟粪便对12月悬浮有机质有较大贡献,湿地植物碎屑对3和4月有较大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C型利钠肽(CNP)放射免疫分析,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甲状腺球蛋白与CNP联接,免疫家兔制备抗体.建成CNP放射免疫分析法,研制成功放免试剂盒.应用本试剂盒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临床常见,二病并存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现对3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措施.
概述了国外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弹性和气动热弹性领域进行的研究活动,重点关注对非定常高超声速气动力学的建模和把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热传递纳入气动弹性求解等两个问题,归纳
为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模式理论也必须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本文则对新环境下的财务会计模式理论缺陷及改革分析.
湿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湿地造成了一系列污染,尤其近年来湖